[发明专利]一种使用工装减小核管道焊接后内孔变形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84777.7 | 申请日: | 2015-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4252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4 |
发明(设计)人: | 赵亚军;施敏;郑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标新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53 | 分类号: | B23K37/053 |
代理公司: | 北京文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516 | 代理人: | 王炜 |
地址: | 214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使用 工装 减小 管道 焊接 后内孔 变形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焊接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减小核管道焊接后内孔变形的工装。
背景技术
一回路主管道属于核一级部件,主要由直管、弯头、斜接管、接头等零部件组成,其中直管开坡口焊接斜接管是其中制作难点之一,主要是因为直管外径大、壁厚大、焊缝长且大,焊接后变形严重。
一般大口径直管在开坡口焊接斜接管时,会使用千斤顶在内孔支撑,因为千顶的顶杆是碳钢制成,且顶杆与产品内孔的接触面积小,所以会出现损伤产品内孔的光洁度、产生防铁污染、支撑部位打滑、操作不便等缺点。为解决变形严重的缺点除了常用的反变形法、焊前预热、锤击法、小电流分层焊、控制层间温度等方法,还需设计一种在直管内孔支撑工装来减小焊接变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减小核管道焊接后内孔变形的工装,包括斜接管、支撑工装,斜接管的后端下部设置有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管入口设置有前后布置的两件支撑工装,两件支撑工装互成九十度布置;支撑工装由上支撑块、上挡圈、支撑杆A、钢管、油缸、下挡圈、支撑杆B、下支撑块组成,钢管的顶端设置有上挡圈,钢管的底端设置有下挡圈,钢管内的上部设置有支撑杆A,支撑杆A上端穿过上挡圈后与上支撑块连接,支撑杆A的下端向下依次设置有油缸、支撑杆B,支撑杆B下端穿过下挡圈后与下支撑块连接。
所述的上支撑块、支撑杆A、油缸、支撑杆B、下支撑块在同一条中心线上。
所述的钢管下部外圈设置有U型槽,U型槽的开口尺寸大于油缸的接头尺寸。
所述的上支撑块为扇形结构,上支撑块外圈的圆弧半径小于直管的半径。
所述的下支撑块为扇形结构,下支撑块外圈的圆弧半径小于直管的半径。
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1)、将支撑工装各部件安装完成;
2)、将支撑工装缓慢插入直管内孔,推至需要支撑的地方;
3)、将油缸的油管接头通过油管与手动泵连接;
4)、使用手动泵加压使油缸顶起上支撑块,使支撑工装支撑到位;
5)、等直管与斜接管焊接完成,焊缝完全冷却后,油缸回油泄力,取出支撑工装。
本发明现场操作简单方便、折卸方便,能多次重复使用,防止支撑工装打滑,能避免损伤产品内孔的光洁度,提高了生产效率,有效地减小了大口径管道焊接接头的内孔变形量,推广应用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支撑工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斜接管;2.支撑工装;3.直管;201.上支撑块;202.上挡圈;203.支撑杆A;204.钢管;205.油缸;206.下挡圈;207.支撑杆B;208.下支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一种减小核管道焊接后内孔变形的工装,包括斜接管1、支撑工装2,斜接管1的后端下部设置有直管3,所述的直管3入口设置有前后布置的两件支撑工装2,两件支撑工装2互成九十度布置;支撑工装2由上支撑块201、上挡圈202、支撑杆A203、钢管204、油缸205、下挡圈206、支撑杆B207、下支撑块208组成,钢管204的顶端设置有上挡圈202,钢管204的底端设置有下挡圈206,钢管204内的上部设置有支撑杆A203,支撑杆A203上端穿过上挡圈202后与上支撑块201连接,支撑杆A203的下端向下依次设置有油缸205、支撑杆B207,支撑杆B207下端穿过下挡圈206后与下支撑块208连接;所述的上支撑块201、支撑杆A203、油缸205、支撑杆B207、下支撑块208在同一条中心线上;所述的钢管204下部外圈设置有U型槽,U型槽的开口尺寸大于油缸205的接头尺寸;所述的上支撑块201为扇形结构,上支撑块201外圈的圆弧半径小于直管3的半径;所述的下支撑块208为扇形结构,下支撑块208外圈的圆弧半径小于直管3的半径。
包括以下操作步骤:1)、将支撑工装2各部件安装完成;2)、将支撑工装2缓慢插入直管3内孔,推至需要支撑的地方;3)、将油缸205的油管接头通过油管与手动泵连接;4)、使用手动泵加压使油缸205顶起上支撑块201,使支撑工装2支撑到位;5)、等直管3与斜接管1焊接完成,焊缝完全冷却后,油缸205回油泄力,取出支撑工装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标新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标新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847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