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扭加强移动电缆及其加强层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83266.3 | 申请日: | 2015-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611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涂怀俊;施宏帆;肖光龙;章家生;孟秋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金丰电缆有限公司;上海南洋-藤仓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4 | 分类号: | H01B7/04;H01B7/17;H01B7/18;H01B7/28;H01B1/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 |
地址: | 20024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强 移动 电缆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扭加强移动电缆及其加强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钢铁、港口机械、矿业等行业,使用的大型设备上用的移动电缆如卷盘、卷筒电缆、拖令、拖链电缆在使用过程中为了防止频繁移动弯曲形成的扭转应力对电缆造成破坏,一般把电缆的外护层分成内护层、外护层两层生产,在内外护层之间编织芳纶Kevlar加强。对现有技术进行检索发现,申请号为200710023443.2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抗扭曲的电缆护层,它由一层内护套和一层外护套中间夹一层编织层构成,所述编织层选用尼龙丝、聚酯纱、涤纶、芳纶中的一种。由于芳纶不导电无屏蔽效果,因而这类型的电缆不适用于对有电磁防护要求的工作环境。
对有电磁防护要求的工作环境,都采用铜丝编织取代芳纶编织,这样铜丝即起到屏蔽作用,又起到抗扭加强作用;但是铜丝的强度远小于芳纶,其抗扭作用没有芳纶好,而且铜丝编织必然会导致电缆的重量增加,从而增加整机的负荷,铜丝编织后的电缆硬度增加,电缆的弯曲半径要求也随之增加,对电缆的配套装置要求都会随之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抗扭加强移动电缆及其加强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扭加强移动电缆,由导线绞合成电缆缆芯,在电缆缆芯间隙挤压填充内护层,所述内护层外依次包覆加强层和外护层,所述导线是由导体以及导体外包覆的绝缘层构成;所述加强层为导电碳纤维复合强纶编织加强层。
优选的,所述导电碳纤维复合强纶编织加强层是由导电碳纤维束与金属强纶丝以85~90:10~15的混纺比例编织而成,编织密度为85%~90%。金属强纶丝含量高于90:10,回弹力大,影响电缆柔软性能,导致弯曲半径大;含量低于85:15,编织层的抗扭、抗拉强度低。因而优选导电碳纤维束与金属强纶丝以85~90:10~15的混纺比例编织。
优选的,所述金属强纶丝为外径为0.025~0.03mm的微钢丝。本发明选用微钢丝,使得电缆延伸性能好,抗拉强度高。
优选的,所述导体为单丝外径0.15的单丝精绞而成;所述绝缘层为低烟无卤乙丙橡胶材料层。
优选的,所述电缆中心轴向设有中心抗拉加强件;所述中心抗拉加强件为芳纶绳。
优选的,所述加强层与电缆缆芯之间设有接地线,所述接地线由接地导体和外包绝缘层组成。
优选的,所述接地导体为单丝直径为0.15mm的铜丝精绞而成;所述外包绝缘层为低烟无卤乙丙橡胶材料层。
优选的,所述内护层、外护层均采用聚氨酯弹性体。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导电碳纤维复合强纶编织加强层的制备方法,将导电碳纤维束与金属强纶丝混纺编织,编织密度为85%~90%,即得所述加强层。此处的混纺编织指的是混合束绞编织,混纺比例对应导电碳纤维束与金属强纶丝的直径比。
优选的,所述导电碳纤维束与金属强纶丝的混纺比例为85~90:10~1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抗扭加强移动电缆,由于采用导电碳纤维复合强纶有着碳纤维的高强度、柔软性,能有效抵抗电缆扭转力和拉伸力,并能保持电缆柔软性能,最小弯曲半径为电缆外径的5倍,同时导电碳纤维复合强纶还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采用总体编织结构,密度85%~90%可以达到理想的屏蔽效果,克服了常规铜丝屏蔽移动电缆抗扭强度低、弯曲半径要求大的缺点;内外护套都采用聚氨酯材料,使电缆耐油、耐腐蚀、耐磨,电缆适合长期频繁移动使用。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的抗扭加强移动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导体,2为绝缘层,3为内护层,4为导电碳纤维复合强纶编织加强层,5为外护层,6为中心抗拉加强件,7为接地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调整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金丰电缆有限公司;上海南洋-藤仓电缆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金丰电缆有限公司;上海南洋-藤仓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832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点胶清洗切换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绣机头的电机升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