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桩基静载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382670.9 | 申请日: | 2015-07-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756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14 |
| 发明(设计)人: | 朱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洋 |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桩基 测试 装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种桩基静载测试装置,其特征是:该测试桩基静载装置包括:千斤顶(2)、集力工字钢(3)、垫脚配重块(4)、承力工字钢(5)、压桩配重块(6);所述的千斤顶(2)放置在被测桩基(1)的顶部,千斤顶(2)和被测桩基(1)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的垫脚配重块(4)放置在被测桩基(1)两侧,所述的集力工字钢(3)放置在千斤顶(2)上方,集力工字钢(3)的重心在千斤顶(2)的中心轴线上,所述的集力工字钢(3)的长边与垫脚配重块(4)的长边平行,所述的集力工字钢(3)的高度与千斤顶(2)的高度以及被测桩基(1)伸出地面的高度之和不大于垫脚配重块(4)的高度,所述的承力工字钢(5)放置在垫脚配重块(4)上,数量为多个,承力工字钢(5)的长边与集力工字钢(3)的长边垂直设置,相邻所述的集力工字钢(3)之间的间隙不大于压桩配重块(6)的长边长度的三分之一,所述的压桩配重块(6)放置在集力工字钢(3)上,所述的压桩配重块(6)的数量为桩基设计承载力除以单个压桩配重块(6)重力的一点二倍,所述的压桩配重块(6)呈金字塔形堆起,顶层的压桩配重块(6)数目不超过四个,且顶层的压桩配重块(6)的组合重心与千斤顶(2)的中心轴线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桩基静载测试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垫脚配重块(4)根据被测桩基(1)的大小设置有四到八块,等数量分布在被测桩基(1)的左右,所述的垫脚配重块(4)下设置有至少一层钢垫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桩基静载测试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垫脚配重块(4)与压桩配重块(6)均为长度为两米、宽度与高度均为一米的钢筋混凝土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桩基静载测试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垫脚配重块(4)与压桩配重块(6)每块均为四吨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桩基静载测试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被测桩基(1)的桩径小于300mm时,采用四块垫脚配重块(4),所述的被测桩基(1)的桩径为300mm至500mm时,采用六块垫脚配重块(4),所述的被测桩基(1)的桩径大于500mm时,采用八块垫脚配重块(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桩基静载测试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垫脚配重块(4)组成的垫脚配重块组距离被测桩基(1)的最近距离为1.5m与被测桩基(1)的桩径的两倍之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桩基静载测试装置,其特征是:当所述的集力工字钢(3)的高度与千斤顶(2)的高度以及被测桩基(1)伸出地面的高度之和小于垫脚配重块(4)的高度时,所述的千斤顶(2)与集力工字钢(3)之间填有垫块(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桩基静载测试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垫块(7)为金属板或金属块。
9.一种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测试桩基静载装置测试桩基静载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定被测桩基(1),查询该被测桩基(1)的设计静载值,为现场配备足量的垫脚配重块(4)和压桩配重块(6);
步骤二、计算垫脚配重块(4)与被测桩基(1)的放置距离,在放置垫脚配重块(4)的场地上铺设钢垫层;
步骤三、在钢垫层上放置垫脚配重块(4),垫脚配重块(4)之间要长边相连、短边贴合地推放,垫脚配重块(4)分成两组,对称地放置在被测桩基(1)两侧;
步骤四、在被测桩基(1)上放置千斤顶(2),预判千斤顶(2)和被测桩基(1)伸出地面的高度以及集力工字钢(3)的高度和是否低于垫脚配重块(4)的高度,如果低于垫脚配重块(4)的高度,在千斤顶(2)与集力工字钢(3)之间填加垫块(7),但是填加垫块(7)后的千斤顶(2)高度、垫块(7)和被测桩基(1)伸出地面的高度以及集力工字钢(3)的高度和不得大于垫脚配重块(4)的高度;
步骤四、在千斤顶(2)上放置集力工字钢(3),在垫脚配重块(4)上放置承力工字钢(5),集力工字钢(3)和承力工字钢(5)成十字形垂直布设,在承力工字钢(5)上放置压桩配重块(6);
步骤五、升起千斤顶(2),千斤顶(2)推动集力工字钢(3)顶在承力工字钢(5)下部,压桩配重块(6)对千斤顶(2)作用一反力,千斤顶(2)将此反力传递至被测桩基(1)上,用于测试被测桩基(1)的静载;
步骤六、每隔一段时间对千斤顶(2)加一次压,直至压力达到被测桩基(1)的设计静载力;记录和计算被测桩基(1)的沉降量,判断被测桩基(1)的实际静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洋,未经朱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8267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属真空保温板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型钢组合式单侧支模加固施工工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