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痛风的中药方剂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80991.5 | 申请日: | 2015-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878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军 |
主分类号: | A61K36/88 | 分类号: | A61K36/88;A61K9/20;A61K9/48;A61P19/06;A61K35/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痛风 中药 方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中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方剂。
背景技术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血尿酸增高,导致尿酸结晶沉积在关节及皮下组织而致的一种疾病。临床上以高尿酸血症、特征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结石形成为特点,严重者叮致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急性梗阻性肾病或痛风性肾病。近年来,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发病年龄呈现低龄化。一般发作部位为大拇指关节,踝关节,膝关节等。长期痛风患者有发作于手指关节,甚至耳廓含软组织部分的病例。急性痛风发作部位出现红、肿、热、剧烈疼痛,一般多在子夜发作,可使人从睡眠中惊醒。痛风初期,发作多见于下肢。依病因不同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痛风指在排除其他疾病的基础上,由于先天性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所引起;继发性痛风指继发于肾脏疾病或某些药物所致尿酸排泄减少、骨髓增生性疾病及肿瘤化疗所致尿酸生成增多等。
痛风属中医“痹证”范畴,以痛痹和湿热痹多见。中医学认为本病的病因是嗜食膏粱厚味、酿湿化热、湿热内蕴、外感风寒之邪侵袭机体,痹阻筋脉、肌肉、骨节,致营_卫行涩,经络不通,则发生疼痛、肿胀,或肢体活动不利。或者先天禀赋不足,或年老体虚,脾气虚弱,脾失健运,肾失气化,开合失司,不能分清泌浊,湿热内生,蕴久化热,聚痰留瘀,导致风湿痰瘀,痹阻经络。痛风病因病机在其不同的发展阶段各不相同,据临床表现的不同,各医家多将本病分为急性发展期和慢性缓解期。发作期以邪实为主,多用清热利湿、化浊通络治法;缓解期以正虚为主,多采用补肝肾、调气血之法,兼顾祛邪。王蔼平等在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的基础上加金钱草、海金沙、海藻、山慈姑、蜂房等,以泄浊解毒、化痰软坚法治疗痰瘀阻络型痛风患者,其治愈率高于秋水仙碱组,并能明显降低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等并发症。
申请公布号CN103989992A(申请号201410205116.9)的中国发明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金银花25-35份,桑枝25-35份,玉米须15-25份,车前子15-25份,白花蛇舌草15-25份,板蓝根15-25份,鱼腥草10-20份,茯苓10-20份,萝芙木5-15份,蜈蚣5份。申请公布号CN103007061A(申请号201210515957.0)的中国发明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治疗痛风的药丸,由下列组份按照重量份数组成:制川乌8-12份,石菖蒲3-7份,马前子2-6份,西藏红花2-12份,黄柏6-8份,木通7-10份,白芷5-6份,乳香3-8份,没药6-8份,独活8-10份,天麻6-8份,苍术7-12份,陈皮3-8份,桔梗2-8份。申请公布号CN103479928A(申请号201210196938.6)的中国发明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由以下重量克数的原料制成:生山药28-32克,薏苡仁18-22克,麻黄4-8克,淡豆豉28-32克,川芎、苍术、羌活、防风各8-12克,当归13-17克。
目前治疗痛风的药物以西药为主,副作用较大,长期用药,不仅容易导致患者身体产生不良反应,还能对药物形成依赖性。中药治疗痛风,在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同时充分利用现代中药药理学的研究成果,大大提高了疗效。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简单、方便服用、安全有效的治疗痛风的中药方剂。该中药方剂疗效确切便于临床使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治疗痛风的中药方剂,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栀子12-16;铁线莲8-17;瑞香叶9-19;狐肉8-13;路路通7-12;九里香根11-15;猪苓6-12;杜松11-16;紫珠草9-13;络石藤9-17;虎刺12-15;石楠7-15;马钱子6-10;藁本7-11;大叶仙茅10-16。
优选的方案中,栀子13-15;铁线莲11-14;瑞香叶12-16;狐肉9.5-11.5;路路通8.5-10.5;九里香根12-14;猪苓8-10;杜松12.5-14.5;紫珠草10-12;络石藤11-15;虎刺13-14;石楠9.5-12.5;马钱子7-9;藁本8-10;大叶仙茅12-14。
更加优选的,栀子14;铁线莲12.5;瑞香叶14;狐肉10.5;路路通9.5;九里香根13;猪苓9;杜松13.5;紫珠草11;络石藤13;虎刺13.5;石楠11;马钱子8;藁本9;大叶仙茅13。
治疗痛风的中药方剂,将其制成药学上可接受的丸剂,制备方法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军,未经李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809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UVLED固化光源及应用该光源的喷绘设备
- 下一篇:一种大型智能墨盒填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