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广谱型除味滤网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79670.3 | 申请日: | 2015-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264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刘玉桂;臧济文;王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桐乡市健民过滤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9/14 | 分类号: | B01D39/14;B01J20/28;B01J20/24;B01J20/20;B01J20/18;B01J20/10;B01J20/08;B01D53/04;A61L9/014;A61L9/013;A61L9/012;A61L9/00;A61L101/5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1451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广谱 滤网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气净化领域的除味滤网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抗菌与植物提取物的复配应用和滤网的复合工艺。
背景技术
经济的快速发展不可避免的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采用空气净化器来洁净室内小环境的消费观念已经逐步形成。滤网作为净化器的核心会直接影响净化器的效率和效果。在相对密闭的房间内含硫、氮的异味小分子会不断增加,此外抽烟所致的烟臭、宠物身上的异味、潮湿所致的霉味和室外进入的有害气味都会成为我们室内环境的“隐形健康杀手”。现在市面上普通的气味滤网只是通过简单的物理吸附作用去除有害气体,存在饱和解吸的现象;或者采用酸碱中和改性原理加工的滤料只能对单一异味源产生作用。另外,在滤网结构方面,当前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第一种:用蜂窝网为支撑体,活性炭等颗粒状吸附滤料在蜂窝网中很难装填均匀,在使用时每个蜂窝网格的空气阻力有差异,容易形成空气偏流,接触过滤不充分,影响使用效果。第二种:借助高发泡通孔聚酯海绵或PU海绵为载体,大量的粘合剂包覆在活性炭表面,严重堵塞活性炭的微孔结构,严重影响活性炭的吸附过滤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实现高效广谱的异味去除效果,针对现有产品存在的吸附效率低、吸附种类单一和滤料与气流接触不充分等不足,提出一种广谱型除味滤网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对滤料进行性能改性,并采用热熔胶纤维复合工艺保证滤片的通气均匀和充分接触。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广谱型除味滤网,所述滤网是将无机抗菌剂、除味剂负载于颗粒状吸附滤料上得到改性颗粒滤料,再经喷胶工艺将改性颗粒滤料复合在网格状基材上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抗菌剂为纳米银系、纳米锌系抗菌剂中的一种;所述的除味剂为天然多羟基酚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特别是指柿单宁、茶多酚和蓖麻油酸锌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
又一优选为,所述颗粒状吸附滤料是由多孔性有机或无机吸附材料制成,特别是指颗粒粒度在4-40目的活性炭、分子筛、活性氧化铝、无机硅胶和甲壳素类吸附材料中的一种、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又一优选为,所述网格状基材是指网孔大小为2~40目,厚度为0.3~3mm的塑料网。
本发明还提供另一技术方案:一种广谱型除味滤网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的步骤如下:
(1)颗粒状吸附滤料的改性:分别采用质量分数0.1%~5%的无菌抗菌剂溶液,通过喷淋或浸渍的方式处理颗粒状吸附滤料并烘干得到抗菌滤料,采用质量分数1%~10%的除味剂处理颗粒状吸附滤料并烘干得到除味滤料,两种处理过程分开进行,最终按照抗菌滤料:除味滤料=0.5~1:1的质量比进行混合得到改性混合的颗粒状吸附滤料;
(2)喷胶复合工艺:采用熔融纺丝原理,将热熔胶以短纤的形式涂覆在塑料网格上,接着通过撒粉设备将改性混合的颗粒状吸附滤料均匀粘附在塑料网格上,从而完成喷胶复合工艺;
(3)压辊整理:完成喷胶复合整理的片状除味滤网,通过一对热辊对片材的平整度和粘结强度进行增强,保证后续应用效果,其热辊温度为40-90℃,作用压力为10-100N;
(4)扎切应用:复合整理完成的片状除味滤网,按照实际应用产品的需求尺寸进行扎切处理,可以制成片状滤网或卷绕成筒式滤网。
本发明采用几种从植物提取的多羟基酚类化合物作为异味分子的除味剂,具有广谱的作用效果,可以同时消除酸性、碱性和中性异味分子,作用效果迅速;更为重要的是,本发明借助纤维喷胶工艺将除味滤材制成片层,可以保证通过气流的均匀稳定和接触效果的充分,同时片状的吸附滤材具有更加灵活的后续加工选择。
附图说明
图1为片状除味滤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和配方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本发明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所列实施例。
实施例1: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质量百分比为0.5%的无机纳米银抗菌剂处理10-20目的球状分子筛,质量百分比为10%的柿单宁处理20-40目的椰壳活性炭,两种颗粒滤料的混合质量比为1:1,经充分混合后,经纤维喷胶复合工艺,将上述两种混合滤料负载于网孔4目的塑料网格上,扎切成500mm×500mm的正方形片材,制成板式滤网。采用异味检测管法+嗅闻法进行除异味测试,具体测试效果见表1。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桐乡市健民过滤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桐乡市健民过滤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796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