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379424.8 | 申请日: | 2015-07-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203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 发明(设计)人: | 仲岛义晴;仓泽隼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
| 主分类号: | G06F3/044 | 分类号: | G06F3/0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田喜庆;吴孟秋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装置 及其 驱动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备电泳层的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该显示装置可以提高触摸检测的响应性。显示装置所具备的驱动部在依次循环地改变局部显示区域(Adp)、且依次循环地改变局部检测区域(Atp)的同时,交替重复以下两种处理:即、对配置于所选择的局部显示区域(Adp)的驱动电极供给第一驱动信号的显示驱动处理(DP);以及对配置于所选择的局部检测区域(Atp)的驱动电极供给第二驱动信号的检测驱动处理(TP)。此外,显示装置所具备的触摸检测部在检测驱动处理(TP)中,基于配置于所选择的局部检测区域(Atp)的驱动电极的静电电容,在所选择的局部检测区域(Atp)检测输入位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尤其涉及具备电泳层的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一种例如具备包含作为带电粒子的电泳粒子的电泳层作为显示图像的显示层的显示装置。这种显示装置例如具有阵列基板、与阵列基板相对配置的对置基板、以及夹在阵列基板和对置基板之间的电泳层。阵列基板上例如形成有作为开关元件的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TFT)。
关于这种显示装置,例如,在多个像素各自中,由于电压被施加于设于各像素的像素电极与多个像素共同设置的驱动电极之间,因此,在电泳层形成电场。这种情况下,由于作为带电粒子的电泳粒子会沿电场方向或与电场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因此,在多个像素各自上会显示图像。
例如,在日本特开2006-227249号公报(专利文献1)、特开2009-258735号公报(专利文献2)、及特开2014-029546号公报(专利文献3)中记载有在显示装置中具备电泳层作为显示图像的显示层的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2724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258735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4-02954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考虑在这种具备电泳层的显示装置的显示面侧设置被称为触摸面板或触摸传感器的输入装置,当使手指或触屏笔等输入工具等接触触摸面板而进行了输入动作时检测输入位置。而且,作为检测手指等接触输入装置的接触位置的一种检测方式,考虑采用静电电容型。在采用静电电容型的输入装置中,于输入装置的面内设置有由夹着电介质层而相对配置的一对电极、即驱动电极和检测电极构成的多个电容元件。于是,当使手指、触屏笔等输入工具接触电容元件而进行了输入动作时,电容被追加到电容元件上,利用检测电容的变化,进行输入位置的检测。
然而,在显示装置的显示面侧以外置方式安装输入装置的情况下,不能使用于显示图像的驱动电极也作为用于检测输入位置的电极来进行动作。因此,在显示装置的显示面侧必须与用于显示图像的驱动电极分开地额外设置用于检测输入位置的电极。
而且,和液晶显示装置相比,具备电泳层的显示装置重写显示的速度慢,重复触摸检测的频率相对于重写显示的频率之比大。因此,和液晶显示装置相比,要提高具备电泳层的显示装置的触摸检测响应性是困难的。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在这种具备电泳层的显示装置中,可以使用于显示图像的驱动电极作为用于检测输入位置的电极进行动作,能够提高触摸检测的响应性。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
在本申请所公开的发明中,如果对代表性的内容概要进行简单说明的话,如下所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未经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794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