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压合力置换马桶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378785.0 | 申请日: | 2015-07-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170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 发明(设计)人: | 张少潮;段鳗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恒洁卫浴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3D11/02 | 分类号: | E03D11/02;E03D11/13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卫智畅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57 | 代理人: | 邵胜男 | 
| 地址: | 528137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合力 置换 马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压合力置换马桶,它包括:面板、分水平台、右出水孔、挡水板、坐圈、左出水孔、导水圈、便盆、排污管入口、排污管出口、排污管、落水口,因为借助便盆底下设置导水圈将有压力的水流传导到了坐圈前部,从而使左出水孔、右出水孔的水流水流方向与排污管入口置换水流方向一致,实现了排污管快速形成虹吸和大力置换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马桶,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分水平台下导水圈传导水压,借用分水平台将坐圈前部左出水孔、右出水孔的水流进行均匀分配,使左出水孔、右出水孔出来的洗刷水流方向与排污管入口置换水流方向一致的导压合力置换马桶。
背景技术
现在市场上马桶流行一种叫做旋冲的冲洗方式,主要是在坐圈的后半部分开两个孔,利用分水平台将顺着便盆流动的水均匀地分散在便盆底进行洗刷。这种冲洗方式是早几年前国外一个知名卫浴厂家最先设计的,近年来国内很多厂家在变着花样模仿。
这种旋冲洗刷方式具有生产工艺简单和冲洗时水流好看的优点,但事实上只好看而不中用。从流体力学原理来讲,这种设计违背了动能守恒和流体方向守恒两个定律:在动能守恒方面,水流在敞口的容器内水流遇到的摩擦力和空气阻力是主要的,设计的旋冲方式水流在敞口的便盆底路径很长,水流通过的路径越长,动能损失越多,到最后只有靠水的自身重量作用于洗刷便盆,洗刷效果不好;在方向守恒方面,设计冲水的出口在坐圈后部,冲洗水流的方向正好与排污管入口置换水流方向相反。所以,现行的旋冲结构方式是欠科学的。
早在2007年,为解决现行马桶洗刷力不够的问题我发明了“导压便盆”,这个专利在广东恒卫浴有限公司普遍采用,使马桶的洗刷力和置换率提高了一倍以上。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导压便盆”的结构都是应用在有导水圈的马桶上,工人需要在导水圈上打30多个洗刷孔,洗刷孔的大小、多少和方向都要严格控制,操作时比较麻烦。如何让用户认为冲洗时水流比较好看的旋冲方式结合“导压便盆”的原理对马桶的便盆结构进行改良呢?我们作了如下探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马桶,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分水平台下导水圈传导水压,借用分水平台将坐圈前部左出水孔、右出水孔的水流进行均匀分配,使左出水孔、右出水孔出来的洗刷水流方向与排污管入口置换水流方向一致的导压合力置换马桶。
我们知道,市场上现在流行旋冲马桶由于违背了流动能守恒和流体方向守恒原理,从而严重影响了马桶的冲洗效果;同时我们还知道,“导压便盆”的原理可以将带压的水流引导到坐圈前面,从而实现洗刷水流方向与排污管入口置换水流方向的一致。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是通过提供一种如下结构的导压合力置换马桶而解决的,该导压合力置换马桶包括:面板、分水平台、右出水孔、挡水板、坐圈、左出水孔、导水圈、便盆、排污管入口、排污管出口、排污管、落水口,其特征在于:便盆底下设置有导水圈;借用分水平台将坐圈前部左出水孔、右出水孔的水流进行均匀分配;左出水孔、右出水孔出来的洗刷水流方向与排污管入口置换水流方向一致。
本发明导压合力置换马桶与市场现行旋冲式马桶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一是增强了洗刷功能。现行旋冲马桶设计违背了动能守恒定律,因为在动能守恒方面,水流在敞口的容器内水流遇到的摩擦力和空气阻力是主要的,设计的旋冲方式水流在敞口的便盆底路径很长,水流通过的路径越长,动能损失越多,到最后只有靠水的自身重量作用于洗刷便盆,洗刷效果不好。本发明导压合力置换马桶利用“导压便盆”的原理,从便盆底下由一支密闭的管道将带压的冲洗水源输送到了便盆前端,也就是说把冲洗水流的动能移到了便盆的前端,水流从左、右两个出水孔出来后就立即对便盆的重点部位进行清洗,冲洗的距离短,动能在敞口的便盆中损失小,所以洗刷功能大大增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恒洁卫浴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恒洁卫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787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