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电池分数阶离散化阻抗模型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78542.7 | 申请日: | 2015-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459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杨晴霞;徐俊;曹秉刚;李秀青;宁博;王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闵岳峰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电池 分数 离散 阻抗 模型 | ||
1.一种锂电池分数阶离散化阻抗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建立锂电池等效电路模型,该模型包括电阻、第一个电阻和第一常相元件CPE并联组合以及第二个电阻和第二常相元件CPE并联组合,且三者顺序串联;
2)根据所建立的锂电池等效电路模型,引入G-L分数阶微积分定义,建立锂电池分数阶阻抗模型;
3)基于G-L分数阶微积分定义对所建立的锂电池分数阶阻抗模型进行离散化,得到锂电池分数阶离散化阻抗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分数阶离散化阻抗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根据锂电池电化学阻抗谱的趋势图建立锂电池等效电路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分数阶离散化阻抗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电阻用来表征锂电池欧姆极化现象,第一个电阻和第一常相元件CPE并联组合用来表征锂电池的浓差极化现象,第二个电阻和第二常相元件CPE并联组合用来表征锂电池的活化极化现象。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锂电池分数阶离散化阻抗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锂电池等效电路模型用下式表示:
-I=C1·ΔαV1+V1/R1=C2·ΔβV2+V2/R2
Vser=-Rser·I
Vo=VOCV+Vser+V1+V2
式中,
R1——第一个电阻和第一常相元件CPE的并联组合中的电阻;
C1——第一个电阻和第一常相元件CPE的并联组合中的CPE等效电容;
R2——第二个电阻和第二常相元件CPE的并联组合中的电阻;
C2——第二个电阻和第二常相元件CPE的并联组合中的CPE等效电容;
Rser——表征欧姆内阻的电阻;
α——第一个电阻和第一常相元件CPE的并联组合中常相元件CPE的阶数;
β——第二个电阻和第二常相元件CPE的并联组合中常相元件CPE的阶数;
V1——第一个电阻和第一常相元件CPE的并联组合分压;
V2——第二个电阻和第二常相元件CPE的并联组合分压;
Vser——表征欧姆内阻的分压;
Vo——锂电池工作电压;
Vocv——锂电池开路电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7854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