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消防喷头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78400.0 | 申请日: | 2015-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0712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凌文祥;凌轲 | 申请(专利权)人: | 凌文祥;凌轲 |
主分类号: | A62C31/02 | 分类号: | A62C31/02;A62C27/00 |
代理公司: | 苏州铭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6 | 代理人: | 赵凯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消防 喷头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防喷头,其包括连接部、膨化部、球面增压堵头以及导流部,球面增压堵头上设有主气流通道,在球面增压堵头上还分布有若干个辅助气流通道,导流部上与主气流通道相对的位置设有主导流通道,导流部上与各个辅助气流通道相对的位置设有辅助导流通道,在导流部的左侧设有从右向左直径逐渐扩大的外导流圈,在各个辅助导流通道的左端出口旁设有辅助导流面。本发明的消防喷头用于干粉灭火装置能够快速阻断火焰的上升,达到快速覆盖灭火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防设备的喷头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干粉灭火装置的消防喷头。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火灾所造成的人员和经济损失也越来越大,在发生大的火灾时,会采用消防车进行灭火,现有的消防车有的是通过水灭火,有的是通过泡沫灭火,有的通过气体灭火,但是目前还没有有效的干粉灭火的消防车。干粉灭火的优势在于,不会像水灭火那样对灭火对象造成冲击和浸泡损害,不会像泡沫灭火那样对灭火对象造成腐蚀损害,无二次损害和污染,能够对灭火对象形成一定的保护,灭火结束后去除干粉,火灾现场的物品还能正常使用,因此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火灾造成的损失。在一些存放重要的物资,例如粮食、食品、药品、烟草、棉花、战备等物资的场所着火时,如果使用水或泡沫灭火,会导致这些物资灭火后带来的二次损害和污染严重,干粉灭火的优势更加明显。专利号为201320890833.0名称为一种大流量干粉消防车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大流量干粉消防车,在车体上设置了干粉罐和气源,气源通过带有阀门的高压气管介入所述干粉罐中,气源采用高压非助燃气体罐或风机,通过高压气体进入干粉罐内,携带干粉,然后通过干粉管道输送至一定的高度,通过喷头使高压气体携带干粉喷出。这种干粉消防车的喷头结构设计不合理,气流通过时,缺乏增压导流作用,气流喷射力弱,喷射距离短,即使气流能够到达明火位置,到达明火位置时气流已经没有了冲击力,气流中携带的干粉会飘散,无法对明火形成冲击阻断覆盖,无法快速灭火。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背景技术中所指出现有的消防喷头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对气流进行节流、增压、导向,使气流携带干粉以一定的压力、速度携带干粉冲击在明火上,能对明火进行快速地冲击阻断覆盖的消防喷头。
实现本发明的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消防喷头,其包括连接部、膨化部、球面增压堵头以及导流部,连接部以其左侧部与膨化部的右侧部一体连接,膨化部以其左侧部与导流部的右侧部一体连接,膨化部内部从右向左腔体直径逐渐增加,球面增压堵头设置在膨化部与导流部的连接处,球面增压堵头的球面向着导流部一侧凸出,球面增压堵头上设有主气流通道,主气流通道以球面增压堵头的球面的中轴线为中心轴,在球面增压堵头上还分布有若干个辅助气流通道,导流部上与主气流通道相对的位置设有主导流通道,导流部上与各个辅助气流通道相对的位置设有辅助导流通道,在导流部的左侧设有从右向左直径逐渐扩大的外导流圈,在各个辅助导流通道的左端出口旁设有辅助导流面,辅助导流面向着主导流通道一侧凸出弯曲,辅助导流面的两端与外导流圈相连接,外导流圈和辅助导流面在各个辅助导流通道周围形成闭合的导流槽,各个辅助导流面在主导流通道的周围围成封闭的主导流槽。
为了使堵头中心部位出料集中,所述的主气流通道的孔径大于辅助气流通道的孔径。
为了使气流周向均匀喷出,所述的辅助气流通道等间距分布在主气流通道的周围。
进一步地,所述的球面增压堵头上设有四个辅助气流通道,相应地导流部上设有四个对应的辅助导流通道。
为了增加喷头的强度,所述的连接部和膨化部为一体成型的铸钢件,球面增压堵头和导流部均为铸钢件,导流部与膨化部固定连接。
为了使气流到达球面增压堵头时能够顺畅的进入主气流通道和辅助气流通道,所述的球面增压堵头的右侧面上位于主气流通道和辅助气流通道旁均设有向右的弧形凸起。通过这种设置能够消除气流对球面增压堵头的冲击反弹,气流到达球面增压堵头时,在弧形凸起的作用下会更加顺畅地进入弧形凸起之间的主气流通道和辅助气流通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凌文祥;凌轲,未经凌文祥;凌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784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钻过油孔工装
- 下一篇:曲轴连杆颈数控车床主轴双级同步带减速传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