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极电极、用该电极制造的双极全固体电池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78220.2 | 申请日: | 2015-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097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尹龙燮;李尚宪;郑竝早;闵泓锡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4/86 | 分类号: | H01M4/86;H01M4/88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张微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极 制造 双极全 固体 电池 及其 方法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基于2014年11月14日向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 申请第10-2014-0158998号优先权并要求其权益,其全部公开内容通过 引用的方式整体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极电极、使用该双极电极制造的双极全固体电 池及其制造方法。具体而言,通过在双极电极上应用间隔件(spacer), 可以使作为全固体电池的元件的阳极、阴极和电解质的机械物理特性 得到保证,并且能够设计简单的制造工艺流程。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全固态电池包含代替有机电解液的固体电解质,因此, 全固态电池作为可以克服安全问题的下一代电池而受到关注。
在现有技术中,传统的双极全固体电池包含涂覆为阴极/阳极的电 极板,其中阴极/阳极分别层叠在集流体的两个表面,其目的是串联层 叠以实现高电压。因此,电池组件如下进行制造,即通过以三个元件 如阴极、阳极和电解质层叠在集流体上的方式制备一片双极电极;串 联层叠几片到几十片双极电极以制备层压体;在高温/高压下压制该层 压体以使各元件高密度化,并使层间接触紧密从而使界面接触电阻最 小化;以及在已压制的全固体电池层压体上执行袋装(pouch)和标签 (tab)焊接工序。
然而,这种传统的双极全固体电池可能具有以下缺点,即物理特 性例如各个混合物密度、延伸率等的差异可能不会降低,因为相同的 压力条件被施加于各个层叠元件(阴极/阳极/电解质),由于基于材料 规格的柔软表面特性而使得电解质中的延伸改变显著地发生。结果, 可能造成在阴极和阳极之间的内部短路。
作为现有技术描述的内容仅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背景,且不应 被视为与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对应。
发明内容
在优选的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双极电极、用该双极电极制造的 双极全固体电池、以及制造该双极全固体电池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 术中的上述问题。
在一方面,提供一种双极电极,其能够通过应用间隔件来容易地 确保或提高全固体电池的阴极、阳极和电解质的机械物理特性并简单 地设计工序。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双极电极包含:固体电解质;阳 极浆料和阴极浆料,其各自可以分别设置在固体电解质的第一表面和 第二表面上;间隔件,其设置在阳极浆料和阴极浆料中;以及金属基 板,其设置在阳极浆料和阴极浆料上。本文所用的间隔件可以呈基本 球形形状,例如球状,然而,其形状可以不限于此。
上述间隔件能够以预定间隔的方式图案化地涂覆在固体电解质的 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上。
上述间隔件可以由陶瓷或金属材料制成。
上述间隔件可以由选自氧化铝(Al2O3)、氧化锆(ZrO2)、氧化锌 (ZnO2)和氧化镁(MgO)中的金属氧化物类材料制成。
上述阳极浆料可以包含阳极活性材料粉末、电解质粉末、碳导电 粉末和粘合剂,并且上述阳极活性材料粉末、电解质粉末、碳导电粉 末和粘合剂的重量比可以为约70:30:5:5。
上述阴极浆料可以包含阴极活性材料粉末、电解质粉末、碳导电 粉末和粘合剂,并且阴极活性材料粉末、电解质粉末、碳导电粉末和 粘合剂的重量比可以为约70:30:5:5。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通过层叠上述双极电极并通过 压制设备对层叠的双极电极进行加压并压紧而制造的双极全固体电 池。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双极电极的制造方法可以包括以 下步骤:制备包含间隔件的间隔件浆料;将间隔件浆料加至阳极浆料; 将间隔件浆料加至阴极浆料;制备电解质浆料;以及在电解质浆料的 第一侧和第二侧分别层叠各自包含间隔件的阳极浆料和阴极浆料。
上述制造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当在电解质浆料上层叠阳极 浆料和阴极浆料时,通过将电极板干燥并压制来形成双极全固体电池。
还提供一种通过层叠多个本文所记载的双极电极并使用压制设备 对层叠的双极电极进行加压和压紧而制造的双极全固体电池。
本发明的其他方面在下文中公开。
附图说明
基于与附图结合的以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的目的、 特征及优点将更加明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782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