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外间隔型避雷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78127.1 | 申请日: | 2015-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483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徐子超;应伟国;徐成美;陈丽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东阳市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金华供电公司;浙江宏祥金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3/00 | 分类号: | H02G1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陈继亮 |
地址: | 3221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间 避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避雷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外间隔型避雷装置。
背景技术
配电架空线路是国内外进行长途电输运的主要技术手段,一般导线架设固定在钢筋混凝土电杆的铁横担针式绝缘子上。10kV架空裸导线遭受雷击时,雷过电压沿导线至绝缘薄弱点的针式绝缘子表面对横担放电中和,随后的工频接地电流建立电弧接地通道,继电保护动作断开线路断路器(开关)停电,断开负荷侧时产生的电磁力使接地电弧拉长漂移并熄灭,绝缘子处的空气迅速恢复绝缘,线路重合闸检测到母线无压后重合成功。即裸导线雷击短路电弧的弧根随断路器跳闸的电磁力作用,沿导线表面漂移拉长熄灭,因此导线表面仅留有轻微的电弧烧伤痕迹。
架空绝缘导线线路遭受雷击后,雷过电压同样在外绝缘最薄弱处的针式绝缘子槽口绑扎处击穿绝缘导线的绝缘层后沿绝缘子表面对横担接地释放,由于绝缘导线的铝芯被绝缘层包裹,短路电弧的弧根不能像裸导线那样随断路器动作产生的电磁力漂移,数千度高温弧根始终在绝缘层击穿的针孔处燃烧,承受导线张力的铝芯瞬间被高温电弧熔断而断线,即绝缘架空导线遭受雷击必断线。
架空线路采用绝缘导线是为了防止裸导线距离住宅窗户近易发生人身触电事故,线路两侧树竹木或绿化行道树等发生单相接地故障、高层乱抛金属丝产生相间短路等,若将针式绝缘子附近的绝缘导线剥除一段绝缘层,使电杆附近绝缘导线成裸导线来防止雷击必断线,该方法又违反了使用绝缘导线的原有优点;采用防弧金具时,因防弧金具的雷电放电击穿间隙L1和燃弧棒间隙L2的伏秒特性均需和使用的绝缘子雷电冲击击穿电压伏秒特性计算配合,雷电放电击穿间隙L1必须百分之百地击穿释放雷电流,后续的工频接地电弧必须在燃弧棒上燃烧直至被断路器跳闸电磁力拉长漂移熄灭。由于各线路长短不一使之线路的电容电流也不同,每条线路的继电保护级差配合不同,各绝缘子雷电冲击击穿电压值也随型号不同而不一样,因此L1、L2的间隙尺寸计算工作量大,且安装误差较难控制,绝缘架空导线遭雷击必断线现象仍是线路运行单位的大难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施工安装简单的安全可靠的外间隔型避雷装置。
这种外间隔型避雷装置,包括绑扎固定线、U型避雷铁管及负载,所述避雷铁管形状为U型,所述U型避雷铁管的开口向上穿搁垫在柱式绝缘子槽口内,绝缘导线处在避雷铁管内用所述固定线绑定在绝缘子上,所述U型避雷铁管分为长度较长的负载段和长度较短的延长段,所述负载设在所述负载段上。
作为优选:所述负载为带绝缘层的铝芯线。
作为优选:所述U型避雷铁管长度为80cm。
作为优选:所述负载段和所述延长段的长度比例为3,所述负载段通过所述绝缘子槽口。
作为优选:所述绝缘子为针式或柱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U型避雷钢管包裹在绝缘导线下方搁垫在柱式绝缘子槽口上绑扎固定,较长侧钢管方向在线路负荷侧,该避雷装置结构简单,投资少,施工安装简单,无需精确计算雷电放电击穿间隙L1和燃弧棒间隙L2并精准施工。当输电绝缘导线遭受雷击击穿针式绝缘子处导线绝缘层时,U型半槽避雷铁管带电且沿绝缘子表面对对横担放电中和,随后的工频接地电弧随断路器动作产生的电磁力将接地电弧沿钢管表面拉长漂移而熄灭,避免了原绝缘导线雷过电压击穿后工频电弧始终在穿孔处接地燃烧电弧的现象。线路重合成功后,虽然针式绝缘子处的绝缘导线某处有雷击穿孔状,但铝芯外有绝缘层,半槽钢管被垫空而不带电,实现了绝缘导线的原有防树障、金属丝相间短路等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主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0--固定线;20--避雷铁管;21--负载段;22--延长段;30--绝缘导线;40--绝缘子;41--绝缘子槽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虽然本发明将结合较佳实施例进行描述,但应知道,并不表示本发明限制在所述实施例中。相反,本发明将涵盖可包含在有附后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内的替换物、改进型和等同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东阳市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金华供电公司;浙江宏祥金具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浙江东阳市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金华供电公司;浙江宏祥金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781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