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护眼台灯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77717.2 | 申请日: | 2015-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569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宏标;张倍思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倍思科创园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6/00 | 分类号: | F21S6/00;F21V23/04;F21V33/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程笃庆;黄乐瑜 |
地址: | 241200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护眼 台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照明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护眼台灯。
背景技术
台灯是灯的一种,其主要放置在写字台或餐桌上,以供阅读、学习时的照明之用。现有台灯的开启与关闭多需要人手动进行,在光照强度足够时,台灯工作对光照强度的增加不大,不利于节能;用户在使用台灯过程中,因看书学习姿势不正确或者看书过程下意识的靠近书本,时间长了以后容易造成用眼疲劳,影响用户的视力。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智能护眼台灯,其可以有效帮助使用者保护人的视力。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智能护眼台灯,包括照明灯、环境光线强度检测装置、距离检测装置、报警装置、底座和控制装置;
环境光线强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环境光线强度;
距离检测装置用于检测人体头部与底座之间的距离;
照明灯安装在底座上;
控制装置与照明灯、环境光线强度检测装置、距离检测装置和所述警示灯通信连接;控制装置内预设有光线强度、第一预设距离、第二预设距离和第三预设距离;控制装置通过环境光线强度检测装置获取环境光线强度,控制装置通过距离检测装置获取人体头部与底座之间的距离,控制装置根据上述光线强度和上述人体头部与底座之间的距离控制照明灯工作,若上述环境光线强度小于预设光线强度且上述人体头部与底座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预设距离,控制装置开启照明灯;在照明灯开启时,若上述人体头部与底座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预设距离时控制装置启动报警装置;在照明灯开启时,若人体头部与底座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预设距离且大于第二预设距离,控制装置根据上述人体头部与底座之间的距离控制照明灯调整亮度;在照明灯开启时,若上述环境光线强度小于预设光线强度或上述人体头部与底座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预设距离,控制装置关闭照明灯;在照明灯开启时,控制装置通过距离检测装置获取人体头部与照明灯之间的距离,若人体头部与照明灯之间距离小于第三预设距离,控制装置启动报警装置;
其中第一预设距离大于第二预设距离。
优选地,在照明灯开启时,控制装置周期性启动一次所述警示灯并在报警装置启动预设时间后关闭所述警示灯,通过周期性的启动彩灯可以提醒使用者休息,避免使用者用眼过度。
优选地,控制装置启动所述警示灯周期为1小时。
优选地,距离检测装置采用激光测距装置,可以准确且方便的测出人体头部照明灯的距离。
优选地,照明灯为LED灯,具有节能、使用寿命长和环保等优点。
优选地,所述警示灯为蜂鸣器,可以有效的引起使用者注意。
优选地,所述警示灯为彩色LED灯,提醒方式和谐,不易引起使用者反感。
在照明灯开启时,控制装置可以通过人与底座的距离来对照明灯的亮度进行调整,不仅可以节能而且可以通过调整照明灯的亮度实现对使用者视力的保护,在使用者头部和底座的距离小于第二预设值或使用者头部与照明灯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三预设值控制装置开启报警装置提醒使用者,方便有效的帮助了使用者保护视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所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智能护眼台灯,包括照明灯1、环境光线强度检测装置2、距离检测装置3、报警装置、底座4和控制装置5;
环境光线强度检测装置2用于检测环境光线强度;
距离检测装置3用于检测人体头部与底座4之间的距离;
照明灯1安装在底座4上;
控制装置5与照明灯1、环境光线强度检测装置2、距离检测装置3和警示灯通信连接;控制装置2内预设有光线强度、第一预设距离、第二预设距离和第三预设距离;控制装置5通过环境光线强度检测装置2获取环境光线强度,控制装置5通过距离检测装置3获取人体头部与底座4之间的距离,控制装置5根据上述光线强度和上述人体头部与底座4之间的距离控制照明灯1工作。
本实施例中,在照明灯1开启时,控制装置5周期性启动一次警示灯并在报警装置启动预设时间后关闭警示灯。
本实施例中,控制装置5启动警示灯周期为1小时。
本实施例中,距离检测装置3采用激光测距装置。
本实施例中,照明灯1为LED灯。
本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警示灯为蜂鸣器或为彩色LED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倍思科创园有限公司,未经芜湖倍思科创园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777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阀门
- 下一篇:安全型煤气引风机插板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