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压差线性稳压器与增加其稳定性的方法及锁相环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374098.1 | 申请日: | 2015-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5097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 发明(设计)人: | 张津海;蔡飞;周盛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F1/56 | 分类号: | G05F1/5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低压 线性 稳压器 增加 稳定性 方法 锁相环 | ||
1.一种低压差线性稳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参考电压源,用于提供参考电压;
误差放大器,与所述参考电压源耦合,用于接收反馈电压及所述参考电压,比较所述反馈电压及所述参考电压,并根据所述反馈电压及所述参考电压的比较结果输出控制电压;
调节电路,与所述误差放大器耦合,用于接收所述控制电压,并在所述控制电压的控制下,输出调节电流;
负载,与所述调节电路及所述误差放大器耦合,所述调节电流流经所述负载形成负载上的电压,所述反馈电压与所述负载上的电压相关;
第一补偿电路,与所述调节电路耦合,用于调节所述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主极点及次主极点以调节相位裕度;及
第二补偿电路,与所述第一补偿电路耦合,用于在所述第一补偿电路已调节所述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主极点及次主极点的基础上,调节减小所述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主极点,并进一步增大次主极点,以调节相位裕度,并调节所述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增益带宽积;
所述第二补偿电路包括补偿电阻,所述补偿电阻的阻值不小于所述误差放大器等效负载电阻的电阻值,并且小于等于RB-MAX,其中,RB-MAX是所述补偿电阻所降低的噪声等于补偿电阻所引入的噪声时所述补偿电阻的电阻值,所述补偿电阻所降低的噪声是指由所述低压差线性稳压器中其他组成部分所引入并被所述补偿电阻所消除的噪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差线性稳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电路包括晶体管。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压差线性稳压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补偿电路包括调零电阻及米勒补偿电容,所述米勒补偿电容的一端与所述晶体管的漏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调零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调零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补偿电路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压差线性稳压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补偿电阻的一端与所述误差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调零电阻的一端及晶体管的栅极连接。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低压差线性稳压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反馈电路,
所述反馈电路,与所述误差放大器及所述负载连接,用于接收所述负载上的电压,并根据所述负载上的电压生成所述反馈电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差线性稳压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噪声滤波电路,与所述参考电压源及所述误差放大器耦合,用于对所述参考电压源所提供的参考电压进行噪声滤波,并将经噪声滤波后的参考电压发送给所述误差放大器。
7.一种锁相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低压差线性稳压器。
8.一种增加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稳定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利用误差放大器接收参考电压及反馈电压;
比较所述反馈电压及所述参考电压,并根据所述反馈电压及所述参考电压的比较结果生成控制电压;
在所述控制电压的控制下,生成调节电流;
根据所述调节电流调节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主极点及次主极点;
在根据所述调节电流调节所述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主极点及次主极点的基础上,根据所述调节电流进一步调节所述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主极点及次主极点,并根据所述调节电流调节所述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增益带宽积;
所述根据所述调节电流进一步调节所述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主极点及次主极点,并根据所述调节电流调节所述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增益带宽积,包括:
利用补偿电阻调节减小所述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主极点,并进一步增大次主极点,以调节相位裕度,并调节所述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增益带宽积;
其中,所述补偿电阻的阻值不小于所述误差放大器等效负载电阻的电阻值,并且小于等于RB-MAX,其中,RB-MAX是所述补偿电阻所降低的噪声等于补偿电阻所引入的噪声时所述补偿电阻的电阻值,所述补偿电阻所降低的噪声是指由所述低压差线性稳压器中其他组成部分所引入并被所述补偿电阻所消除的噪声。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参考电压及反馈电压之后还包括:
对所述参考电压进行噪声滤波;
所述比较所述反馈电压及所述参考电压包括:比较所述反馈电压及经过噪声滤波后的所述参考电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7409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