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果树采摘梯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71853.0 | 申请日: | 2015-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892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发明(设计)人: | 鞠小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丰兴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C1/08 | 分类号: | E06C1/08;E06C7/48;E06C7/44;E06C7/00;A01D46/24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黄书凯 |
地址: | 40152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果树 采摘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果实采摘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果树采摘梯。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经济收入,种植果树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一种有效途径。果树通常种植在山区,传统山区果农采摘果实都是人直接爬到树上去采摘。由于地面凹凸不平,常用的梯子由于只有两个支撑脚,难以在山地稳定放置,而且梯子需要架设在果树的枝杈上,但由于果树的枝杈具有各种形状,梯子很难找到合适的架设位置,常常带来一些不安全的因素。因此每年收获期都会有人身伤亡事故发生。近些年,果农上树后会系上一条安全带后再开始摘取,虽然解决了安全的问题,但采摘和上下树都很麻烦,影响采摘进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果树采摘梯,在采摘时能够固定在果树上,达到安全采摘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果树采摘梯,包括梯子本体,所述梯子本体包括两个竖向的梯柱,所述梯柱之间固定设置有踏板,所述梯柱的底部螺纹连接有固定板,所述梯柱的顶部安装有固定带;所述梯柱上沿长度方向还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中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上设置有将滑块固定在滑槽中的紧固螺栓。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时,通过在梯柱的底部螺纹连接有固定板,通过旋转固定板能够调节固定板和梯柱底部的间距,在高低不平的地面上使用时能够起到调平的作用。再者,固定板的面积较大,能够增加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使得整个采摘梯会更加的稳定。由于在梯柱的顶部安装有固定带,能够通过固定带缠绕在树干上,将整个采摘梯的顶部固定在树干上,防止在采摘中发生偏斜进而出现安全事故。另外,在梯柱上沿长度方向还开设有滑槽,滑槽中安装有滑块,滑块上设置有将滑块固定在滑槽中的紧固螺栓。可以通过调节紧固螺栓开松开或固定滑块,使得能够自由调节滑块在滑槽中的位置,方便进行操作。本发明即能够在高度不平的地面上使用,还能够有效地进行固定,起到了一定的安全的作用。
进一步,所述固定板底部设有四个插钉。设置插钉能够通过插钉插入土中,能够防止固定板在地面上滑动,更加稳固地固定整个采摘梯。
进一步,所述滑块上固定有一个网袋,所述网袋的开口朝上。设置网袋,能够方便操作者将采摘下来的果实随手放置在网袋中。当网袋中的果实储存到一定的量时,能够松开滑块将网袋滑落到树下,方便树下的人员对其进行收集和转运。
进一步,所述固定带上设有日字扣。设置日子扣,在缠绕树干的时候能够通过日子扣调节固定带的长短,可以根据不同粗细的树干选择合适的长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果树采摘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说明:梯柱1,踏板2,固定板3,螺纹柱11,插钉31,固定带4,滑块5,网袋6。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果树采摘梯,包括了两个竖向的梯柱1,所述梯柱1之间固定设置有踏板2,梯柱1和踏板2组合形成传统的梯子结构。在梯柱1的底部,安装有一个固定板3,梯柱1的底部固定有螺纹柱11,固定板3上还设有对应的螺纹孔,通过旋转固定板3可以调节固定板3和梯柱1底面的间距。在固定板3的底部设有四个插钉31,插钉31的头部可以加工成尖部,能够便于将插钉31插入土中。在梯柱1的顶部安装有一个固定带4,固定带4的一端固定在其中一个梯柱1上。固定带4的另一端安装有卡扣,在另一个梯柱1的顶部安装有卡槽,卡扣可以卡入卡槽中。在固定带4的中部安装有日字扣,固定带4绕设在日字扣中,日字扣的结构类似于书包或者是背包的肩带的日字扣。在缠绕树干的时候能够通过日子扣调节固定带4的长短,可以根据不同粗细的树干选择合适的长度。梯柱1上沿其长度方向还开设有一个滑槽,滑槽中安装有滑块5,滑块5上设置有紧固螺栓,通过旋紧紧固螺栓可以将滑块锁止在滑槽中。滑块5上固定有一个网袋6,网袋6的开口朝上,可以将采摘的果实放入网袋6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丰兴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丰兴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718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