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中药汤剂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371486.4 | 申请日: | 2015-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838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 发明(设计)人: | 蒋亚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亚静 |
| 主分类号: | A61K36/76 | 分类号: | A61K36/76;A61P25/02;A61K35/648;A61K35/6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5500 江苏省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治疗 原发性 三叉 神经痛 中药 汤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汤剂,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中药汤剂。
背景技术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以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短暂剧烈疼痛,不伴三叉神经功能破坏表现的一种原因未明的顽固性疾病,缠绵难愈。西医首选卡马西平、苯妥英钠治疗,虽可部分改善症状,但副作用较大,影响血常规、肝功能,甚至有严重变态反应,难以继续治疗。对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目前尚缺少公认安全有效的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用于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中药汤剂及其制备方法,通过选择合适的药材及其配比,达到有助于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显著功效,且安全无毒副作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中药汤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材制备而成:川芎6份、两面针6份、景天三七12份、蜈蚣6份、细辛3份、黄球花9份、牡蛎9份、野孜然10份、胡桐泪6份、牛膝5份、甘草10份、浆果乌桕5份、野刀豆6份、景天三七6份、破壁松花粉6份。
每日1剂,水煎取汁早晚各服1次。2个月为1疗程,一般连续服用1-3个疗程。
本发明各中药成份的药理分析如下:
川芎【来源】伞形科植物川芎的干燥根茎。【性味】辛,温。【归经】归肝、胆、心包经。【功能主治】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两面针【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植物两面针的干燥根。【归经】归肝、胃经。【功能主治】行气止痛,活血化瘀,祛风通络。用于气滞血瘀引起的跌打损伤、风湿痹痛、胃痛、牙痛,毒蛇咬伤。
景天三七【来源】药材基源:为景天科植物费菜、横根费菜的根或全草。【性味】平;甘;微酸。【归经】心;肝;脾经。【功能主治】散瘀;止血;宁心安神;解毒。主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崩漏;紫斑;外伤出血;跌打损伤;心悸;失眠;疮疖痈肿;烫火伤;毒虫螫伤。
蜈蚣【来源】蜈蚣科动物少棘巨蜈蚣的干燥体。【性味】辛,温;有毒。【归经】归肝经。【功能主治】息风镇痉,功毒散结,通络止痛。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口歪,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疮疡,瘰疬,毒蛇咬伤。
细辛【来源】本品为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的干燥全草。【性味】辛,温。【归经】归心、肺、肾经。【功能主治】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用于风寒感冒,头痛,牙痛,鼻塞鼻渊,风湿痹痛,痰饮喘咳。
黄球花【来源】为豆科植物大叶球花豆的根皮和叶。【性味】味苦、涩,气臭,性凉。【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清火解毒,消肿止痛,敛疮排脓。主治牙痛,腮腺、颌下淋巴结肿痛,疔疮痈疖脓肿。
牡蛎【来源】牡蛎科动物长牡蛎的贝壳。【性味】咸,微寒。【归经】归肝、胆、肾经。【功能主治】重镇安神,潜阳补阴,软坚散结。
野孜然【来源】为伞科植物野孜然的种子。【性味】三级干热,味辛。【功能主治】生干生热,强筋健肌,除癫消癔,祛寒止痛,温肺止咳,燥湿化痰,利尿排石,祛风止痒,化瘀祛斑。主治湿热性或黏液质性疾病,如瘫痪,肌肉松弛症,癫痫,癔病,髓关节痛,大小关节痛,坐骨神经痛,寒性咳嗽,湿性痰多,肾结石,头癣,皮肤瘙痒,各种斑疣等。
胡桐泪【来源】为杨柳科植物胡杨树脂在土中留存多年而成的物质。【性味】三级干热,味咸。【功能主治】生干生热,祛寒消食,散气止痛,热身壮阳,化痰止咳,燥湿生辉。主治湿寒性或黏液质性疾病,如胃寒食积,肠纹腹痛,身寒阳疾,痰多咳嗽,多汗湿疹,白癜风等。
牛膝【来源】苋科植物牛膝的干燥根。【功能主治】补肝肾,强筋骨,逐瘀通经,引血下行。用于腰膝酸痛,筋骨无力,经闭症瘕,肝阳眩晕。
无瓣枣【来源】为鼠李科植物褐果枣的果实。【性味】味酸、微涩,性凉。【功能主治】清火解毒,杀虫止痒。主治疔疮痈疖脓肿,皮肤瘙痒,斑疹,疥癣,湿疹,毒虫咬伤。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亚静,未经蒋亚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714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