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回收甜茶多酚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370730.5 | 申请日: | 2015-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123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04 |
| 发明(设计)人: | 泮连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周吴鼎盛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K36/185 | 分类号: | A61K36/185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收 甜茶多酚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天然产物化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回收甜茶多酚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甜茶为我国独有生物资源,甜茶甙、甜茶多酚和总黄酮是甜茶主要活性成分,分别约占甜茶叶干质量的1.5%,8.9%,3.2%,由于甜茶甙的甜度为蔗糖的300倍,是一种低热量的非蔗糖甜味物质,可供代蔗糖食用,供糖尿病、肥胖症及忌糖者长期饮用,因此目前对甜茶活性成分的提取及其产品的开发主要集中在甜茶甙,含量较多甜茶多酚和总黄酮的研究相对较少,进入实用的产品更为少见,已有研究表明甜茶多酚和黄酮具有良好的抗氧化等生物活性,尤其是甜茶多酚还具有抗炎、抗过敏的能力,对过敏性疾病如鼻炎、花粉症、皮炎、气喘等有明显改善作用,甜茶多酚同时还是透明质酸酶良好的抑制物,滕建文采用小鼠被动皮肤过敏试验、小鼠耳廓肿胀试验、大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试验和二硝基氯苯致迟发型皮肤过敏试验对总酚含量分别为42. 35%、64. 30%、90. 13%的甜茶多酚样品进行抗过敏性评价,在4组动物试验中90. 13%含量的样品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体现出了最显著的抗炎抗过敏功能,42. 35%和64. 30%含量的样品在小鼠的被动皮肤试验和2, 4-二硝基氯苯所致迟发型皮肤过敏反应试验中表现出了抗过敏活性,说明甜茶的抗过敏活性物质属于水解多酚类,其作用与纯度有关。日本是花粉过敏症流行的国家,中国的甜茶作为防治花粉过敏的原料,其保健品在日本应具有较好的市场,因此加强甜茶精深加工的研究,提高甜茶的综合利用,开发多种多样的甜茶产品具有广阔的前景。广西大学杨洋、程雅芳等申请了发明专利(申请号/专利号: 201010158519)—果味甜茶茶多酚的制备方法,包括加入辅料,制软材,制粒,干燥,整粒,加润滑剂和菠萝香精混合以及压片,该方法是将甜茶茶多酚提取物在60℃~70℃烘干,粉碎后过100目筛,得甜茶茶多酚提取物粉,该方法能够提取甜茶茶多酚并保留大量甜茶素作为天然甜味剂,把甜茶茶多酚提取物制成含片,方便食用。
然而目前在提取甜茶甙的废液中含有较多的甜茶多酚未能得到利用,造成了资源浪费,而且甜茶多酚的分离纯化技术研究也较少。高程海,滕建文等人研究了8 种大孔吸附树脂及聚酰胺对甜茶水解鞣质的吸附与解析性能,通过静态吸附实验,选出 LSA- 21 树脂对水解鞣质具有较大的吸附量和较高的解吸率,可用于从甜茶中高富集、分离纯化水解鞣质;同时研究了提取液浓度、pH 值及流速等对 LSA- 21 树脂吸附量的影响,提出适合的上柱质量浓度为 3 mg/mL、pH 值为 4.8、流速为 1.2 BV/h (1 BV/h=50 mL),在此条件下,用体积分数60%的乙醇洗脱的水解鞣质,其多酚纯度达71.03%。林继元对甜茶素粗提物脱苦残渣中的多酚物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残渣中含有 45%~50%的多酚物质,以 DM- 301 大孔吸附树脂为吸附剂,用体积分数为 70%的乙醇溶液洗脱,可得纯度达 72.12%的甜茶茶多酚。
综上所述,进一步研究甜茶多酚的分离纯化技术、获得高含量甜茶多酚产品,提高甜茶的综合利用有重要意义。
现有的提取甜茶甙的废液中含有较多的甜茶多酚未能得到利用,造成了资源浪费,并且目前对甜茶活性成分的提取及其产品的开发主要集中在甜茶甙,含量较多甜茶多酚和总黄酮的研究相对较少,进入实用的产品更为少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回收甜茶多酚的方法,旨在解决提取甜茶甙的废液中含有较多的甜茶多酚未能得到利用,造成了资源浪费,并且目前对甜茶活性成分的提取及其产品的开发主要集中在甜茶甙,含量较多甜茶多酚和总黄酮的研究相对较少,进入实用的产品更为少见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回收甜茶多酚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取清洗剂用水稀释10倍,加热到43 ~ 55℃后,称取干燥的甜茶叶40g,放入此稀释液中浸渍2~15 分钟,捞出,用清水冲净;
S2、将步骤S1所得的甜茶叶,在微波下进行杀青后,速冻,待完全冻硬后再用微波解冻,然后再速冻,循环三次;
S3、将步骤S2所得的甜茶叶置于汽爆罐内,先通入氮气至汽爆罐内压力为0.7~1.3MPa,爆破处理8~25min;然后迅速通入蒸汽至汽爆罐内压力为1.3~1.7MPa,蒸汽爆破处理0.5~2.5 min;
S4、取步骤S3所得的甜茶叶,按1:10的比例加入有机溶剂,提取两次,每次1小时,过滤定容至1升得到25ml/g的甜茶提取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周吴鼎盛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湖州周吴鼎盛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707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