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锰废渣中提取钴和镍的工艺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370247.7 | 申请日: | 2015-06-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1135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6 |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军;付月慧;曹世文;唐巍;孙长艳;周花蕾;常志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C22B7/00 | 分类号: | C22B7/00;C22B2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 |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渣 提取 工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资源综合利用领域,涉及一种从锰废渣中提取钴和镍及综合利用有价金属的方法。
背景技术
钴、镍矿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是制造特种钢、耐热合金、耐腐蚀合金、磁性合金和硬质合金的重要原料,常以氧化物和化合物的形式应用于航空航天、机械制造、电子仪器、石油化工和电池等行业。
钴几乎没有独立存在的矿床,主要伴生在铁、铜、镍、锰等矿物中,由于钴具有强迁移能力,在地壳中90%呈分散状态;又由于它固有的亲铁亲硫双重性,所以多以伴生金属产出,很少形成独立的或以钴为主的工业矿床。目前工业中使用的钴实际上即主要是加工铜、镍、铁等矿产时回收的副广品。近年来,从冶炼渣、废催化剂、废旧电池和工业废物等二次资源中回收钴、镍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目前,国内开发利用的钴、锰资源主要是二次渣及含量相对较高的矿石。
根据含钴、镍原料成分的不同,钴、镍的生产工艺流程也有所不同,综合起来大致可以归为两大类:一类是火法和湿法联合工艺流程,含钴、镍原料经过高温火法预处理和初步富集后,再通过湿法提取;另一类是全湿法萃取工艺流程,含钴、镍原料先后经湿法浸出、溶液净化和萃取分离。火法的能耗高,污染严重;全湿法萃取分离多种因素不可控,操作性低,且成本高。
发明内容
为克服火法的能耗高,污染严重;全湿法萃取分离成本高等缺点。本发明以高效率、低污染、低成本,短周期的简单工艺直接从锰废渣中分离出钴、镍金属。采用低温氧化焙烧前处理,低浓度酸湿法提取,最终化学法分离提取钴、镍。Co的浸出率大于94%、Ni的浸出率大于70%;分离所得钴的纯度大于98%,镍的纯度大于97%,分离效果好。
为达到上述目的,具体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其工艺流程的步骤为:
(1)氧化焙烧:矿渣经研磨后过80目筛,在空气或氧气气氛下,300-600℃下焙烧2-4h。
(2)酸浸:将第(1)步中经焙烧得到的矿渣和0.1-1.0mol/L的H2SO4或HCl溶液按固液比为1:1.5-1:2.5的比例混合、搅拌浸取10h,使矿渣中的锰、钴、镍、铁和镁以硫酸盐的形式进入浸出液中。
(3)氧化水解除铁:
将第(2)步中得到的浸出液与浸出渣采用抽滤或离心的方法进行固液分离,在浸出液中加入氧化剂,氧化剂和矿渣的比例为1:180-1:150,所述氧化剂为NaClO3,H2O2,NaClO或Cl2,将浸出液中的Fe2+氧化为Fe3+,加入碱性溶液中和氧化时产生的H+,碱性物质和矿渣的比例为1:90-1:70,调整溶液的pH=4.0-6.0,Fe3+在弱酸性条件下自动水解生成Fe(OH)3沉淀,搅拌反应20-30min后加热温度大于70℃煮沸陈化Fe(OH)310-15min。
(4)硫化沉淀钴、镍:
将第(3)步中的Fe(OH)3沉淀和溶液采用抽滤或离心的方法进行固液分离,在常温下向滤液中滴加硫化剂,硫化剂和矿渣的比例为1:25-1:24.6,使用H2SO4或HCl溶液控制溶液pH=4.5-6.5,生成硫化钴和硫化镍沉淀,反应结束后采用抽滤或离心的固液分离方法进行固液分离,洗涤沉淀,得到硫化钴和硫化镍。
(5)酸性条件下氧化溶解硫化钴和硫化镍:
配置NaClO3和2mol/LH2SO4的混合溶液,NaClO3和矿渣的比例为1:50-1:40,硫酸的体积和矿渣的比例为1:12.5-1:10,缓慢加入第(4)步得到的硫化钴和硫化镍,反应过程中边加热边震荡,反应温度控制在80-100℃,最终得到钴、镍的硫酸盐溶液和少量的硫单质,采用抽滤或离心的固液分离方法进行固液分离,得到硫酸钴和硫酸镍盐溶液。
(6)氧化水解分离钴、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702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