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降低二氧化硅浆液粘度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369598.6 申请日: 2015-06-29
公开(公告)号: CN105036140B 公开(公告)日: 2017-05-24
发明(设计)人: 王永庆 申请(专利权)人: 安徽确成硅化学有限公司;确成硅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1B33/12 分类号: C01B33/12;B01F17/52;C08F220/06;C08F222/04;C08F220/28;C08F220/30
代理公司: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9 代理人: 陆菊华
地址: 233100 安***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降低 二氧化硅 浆液 粘度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沉淀法二氧化硅的浆液,具体涉及一种降低二氧化硅浆液粘度的方法。

背景技术

沉淀法二氧化硅,又称白炭黑,被用在许多领域,例如轮胎橡胶制造、造纸、油漆、饲料添加剂等领域。

在传统的沉淀法二氧化硅生产工艺中,干燥使用的不经过处理的二氧化硅浆液,其粘度高,流动性差,一般采用加水的方式来达到降低粘度的目的,但同时也会导致含固量的降低。传统的沉淀法二氧化硅生产流程中没有采取有效降低粘度的手段。

二氧化硅浆液粘度高,流动性差,不易于泵送。传统的采用加水以降低粘度的方法会造成大量的水资源浪费,在高温干燥时需要去除大量的水,又造成能源的浪费。

CN101160261A公开了一种微粒状二氧化硅,其可以适于用作像添加于水或液状树脂、涂料等液体中,在进行其粘度或触变性等粘弹性特性的调节之时所用的增粘剂那样的粘弹性调节剂,硅橡胶或密封胶的增强-填充剂,CMP(化学机械抛光)的抛光剂,喷墨记录纸的表面涂布剂。

CN101142287A公开了一种当分散体的pH为5-12时含有部分疏水性二氧化硅的二氧化硅分散体。

CN102286220A公开了一种疏水沉淀二氧化硅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1)在30~120℃时向加入酸性催化剂的聚有机含氢硅氧烷中滴加偶联剂和聚醚,滴加时间为0.5~3h;(2)滴加完毕后,在80~150℃反应0.5~5h,即得表面改性剂;(3)将表面改性剂加入到沉淀二氧化硅母料中,常温下高速剪切0.5~5h;(4)将(3)得到的混合物压滤,然后在100~500℃时烘1~24h;(5)最后经粉碎机粉碎,即得疏水沉淀二氧化硅。

WO2004/018359A1公开了一种含有二氧化硅粉末的含水分散液,其中二氧化硅含量为 10-60重量%,该分散液在2-6的pH范围内稳定,该分散液还含有至少一种化合物,该化合物以多价阳离子的形式至少部分地溶解在2-6的pH范围内的水溶液中,该阳离子在类硅酸盐环境中作为二氧化硅粉末的颗粒表面的阴离子的组分而稳定,相对二氧化硅的表面,提供阳离子的化合物的量是0.001-0.1 mg提供阳离子的化合物/m2二氧化硅表面,该提供阳离子的化合物是以氧化物计算的,和该分散液的电位具有小于或等于0的值。

“硅溶胶分散氧化铝浆料的稳定机理及免脱气胶态原位凝固成型制备莫来石陶瓷研究”,《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工程科技I辑》,孔德玉,2005年3月1日,公开了氯化铝对于硅溶胶的影响,并且公开了以下内容pH=9.0时候,加入氯化铝对于硅溶胶的稳定性影响极为显著。然而,此文仅仅研究的是氯化铝对硅溶胶稳定性的影响,稳定性与粘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例如稳定性主要是指防止硅溶胶发生胶凝。

本发明人的在先专利申请CN102718223A披露了一种降低二氧化硅浆液粘度的方法,该方法将偏铝酸钠按照铝离子与二氧化硅重量比为0.5~5‰的比例加入到二氧化硅浆液中,并经过机械搅拌,该方法在不降低浆液含固量的条件下,降低浆料的粘度,所得到的二氧化硅浆液流动性好,有利于泵的输送及干燥,并且这种方法还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及能源的浪费。然而,该方法对于二氧化硅浆液粘度的降低有限,且偏铝酸钠偏高。通过引用将该专利文献的全部内容并入本文。

本领域需要一种能够以较低的粘度降低剂(如偏铝酸钠)加入量来有效降低二氧化硅浆液粘度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经过深入研究和大量试验,提供了一种能够以较低的粘度降低剂使用量来有效降低二氧化硅浆液粘度的方法,并且不降低浆液的含固量。

一种降低二氧化硅浆液粘度的方法,该方法将偏铝酸钠按照铝离子比二氧化硅重量比为0.1~2‰的比例加入到二氧化硅浆液中,并经过机械搅拌,然后再加入基于二氧化硅重量计0.1~3‰的分散剂,再进行机械搅拌。

第一次搅拌的时间优选为1-3h,第二次搅拌的时间优选为0.5-2h。

所述分散剂优选通过使如下单体混合物共聚获得,所述单体混合物包括如下单体或由如下单体组成:(a) 70-95mol%甲基丙烯酸单体;(b) 3-15mol%烯属不饱和羧酸或其酸酐;(c) 1-10mol%下式I所示的单体;(d) 0.2-5mol%下式II所示的单体:

式(I)

式(II)

其中,n为4-8的整数,优选为3-5,R1和R2彼此独立地为C1-C4直链或支链烷基,优选为C1-C3烷基,更优选为甲基或乙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确成硅化学有限公司;确成硅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确成硅化学有限公司;确成硅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695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