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氯甲烷催化纳米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369031.9 | 申请日: | 2015-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269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 发明(设计)人: | 翟红波;杨振枢;韦洪屹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博利迈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J31/26 | 分类号: | B01J31/26;B01J35/02;B01D53/86;B01D53/7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李纪昌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氯甲烷 催化 纳米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二氯甲烷催化纳米膜,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以下组分按质量份数配比制成:活性炭纳米颗粒20~35份、氧化铝纳米颗粒12~20份、吊兰提取物12~26份、聚碳酸酯13~30份、二甲基甲酸胺8~25份、丙烯酸甲酯8~24份、聚丙烯酰胺12~28份、乙醚12~26份、水30~5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二氯甲烷催化纳米膜,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以下组分按质量份数配比制成:活性炭纳米颗粒28份、氧化铝纳米颗粒16份、吊兰提取物21份、聚碳酸酯24份、二甲基甲酸胺21份、丙烯酸甲酯19份、聚丙烯酰胺22份、乙醚21份、水48份。
3.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氯甲烷催化纳米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1)将吊兰提取物溶于乙醚中,质量浓度为1~7%,完全溶解后,向其中加入水,制成基液;
(2)将聚碳酸酯、二甲基甲酸胺、丙烯酸甲酯和聚丙烯酰胺置于反应釜中,在温度为580~760℃、压力为1.7~3.3MPa的条件下制成熔融物,并经干燥、粉碎制成粉末,粒径为40~90纳米;
(3)将活性炭纳米颗粒和氧化铝纳米颗粒按摩尔比3~7:2加至步骤(2)获得的粉末混合物中;
(4)将步骤(3)制得的混合物加入步骤(1)的基液中,在温度为630~810℃、转速为2500~3000转/分钟条件下搅拌蒸发至粘稠状膏体;
(5)将步骤(4)获得的膏体涂布于模具中,在630~810℃、1.9~4.1MPa条件下压制成型,制得二氯甲烷催化纳米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二氯甲烷催化纳米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将吊兰提取物溶于乙醚中,质量浓度为4.5%,完全溶解后,向其中加入水,制成基液。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二氯甲烷催化纳米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将聚碳酸酯、二甲基甲酸胺、丙烯酸甲酯和聚丙烯酰胺置于反应釜中,在温度为725℃、压力为2.9MPa的条件下制成熔融物,并经干燥、粉碎制成粉末,粒径为75纳米。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二氯甲烷催化纳米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将活性炭纳米颗粒和氧化铝纳米颗粒按摩尔比5:2加至步骤(2)获得的粉末混合物中。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二氯甲烷催化纳米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将步骤(3)制得的混合物加入步骤(1)的基液中,在温度为725℃、转速为2800转/分钟条件下搅拌蒸发至粘稠状膏体。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二氯甲烷催化纳米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将步骤(4)获得的膏体涂布于模具中,在725℃、3.8MPa条件下压制成型,制得二氯甲烷催化纳米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博利迈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博利迈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6903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芯铝绞线母线伸缩节
- 下一篇:电力维护用导线异物清除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