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音频系统中的识别方法和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67615.2 | 申请日: | 2007-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630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W·埃格尔斯顿;P·莫伊拉南;A·马基弗塔;J·蒂卡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珍尼雷克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29/00 | 分类号: | H04R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刘华联 |
地址: | 芬兰伊*** | 国省代码: | 芬兰;FI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音频系统 中的 识别 方法 设备 | ||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7年3月23日,名为“音频系统中的识别方法和设备”的中国专利申请200780010924.8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多个扬声器的声音再现系统中的的识别方法。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识别设备。
背景技术
按照现有技术,多扬声器系统是已知的,其中为了测量和校准目的选择单独的扬声器元件作为测量和校准主体。当然通过电缆线路有可能识别一个单独的扬声器,但是当存在几十个扬声器时,快速识别出作为测量主体的单独的扬声器是困难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图消除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为了这个目的产生一种完全新的识别一个扬声器的方法和设备。
本发明基于使用控制系统以产生有助于从一组其它扬声器中识别一个正被测试的扬声器的视觉可能性。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包括多个扬声器的声音再现系统中的识别方法,包括步骤:产生电校准信号;在扬声器中从校准信号产生音频信号;测量和分析该音频信号的响应,以及基于测量结果调整所述系统。其中,通过集中的控制系统在扬声器中产生光信号,以便在视觉上指示作为校准主体的扬声器。另外,通过光信号的色彩或闪烁来表示扬声器的操作状态。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包括多个扬声器的声音再现系统中的识别设备,其包括产生电校准信号的装置、从校准信号生成音频信号的扬声器、测量和分析该音频信号的响应的测量和分析装置,以及基于测量结果调整所述系统的调整装置。其中,在该扬声器中具有用于通过集中的控制系统产生光信号以便在视觉上指示作为校准主体的扬声器的装置,以及用于通过光信号的色彩或闪烁来识别扬声器的操作状态的装置。
再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扬声器,其包括声音产生元件、用来控制声音产生元件的调整和控制装置,以及信号和控制连接。其中,该扬声器还包括用于通过集中的控制系统产生光信号以便在视觉上指示作为校准主体的扬声器的装置。
通过本发明能够获得相当大的良好效果。
通过本发明所述的方法,正被测试的扬声器可以被很容易地识别出,以及通过识别,测试事件的成功可以被监控。识别也可以允许错误情形的简单识别。
特别地,本发明在有关申请所揭示的校准方法上有优势。
光识别可以借助于发光体描述不同的操作状态,从而为使用者提供更多信息。
附图说明
在下述内容中,将借助于实施例以及随后附图的参考来仔细分析本发明。
图1示出了适合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方法的系统方框图。
图2示出了根据所述系统的第二系统。
图3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信号,其被计算机的声卡所保存。
图4图示了在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校准系统中的典型测量信号。
图5图示了由扬声器生成的测试信号。
下列术语在本发明中被使用:
1扬声器
2扬声器控制单元
3声音信号
4麦克风
5前置放大器
6模拟加法器
7声卡
8计算机
9测量信号
10测试信号
11USB连接
12控制网络控制器
13控制网络
14IO线
15信号发生器
16扬声器元件
17光源
18接口设备
50校准信号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设备整体,其中扬声器1依靠接口设备18通过控制网络13连接至计算机8。
在每个扬声器1中存在光源17,该光源通过控制网络13被控制。该光源17可以表示每个扬声器1的状态,例如可以使用下列代码来表示:
绿色扬声器处于正常操作
闪光选择用于操作的扬声器
黄光扬声器不属于一个组
红光错误,过载,切断
接口设备18包括如图2所示的控制网络控制器12,前置放大器5和模拟加法器6,该前置放大器5和模拟加法器6连接至来自控制网络控制器的IO线15,测试信号10通过该IO线被发送至该加法器。
图2包含和图1相同的功能,但是为了表达清晰,只有一个扬声器1显示在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珍尼雷克公司,未经珍尼雷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676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