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神经内科检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66898.9 | 申请日: | 2015-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7083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宋玉强;邹宏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9/00 | 分类号: | A61B9/00;A61B5/00;A61B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3***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神经内科 检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查器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神经内科检查器,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临床上,神经性疾病的诊断依靠准确的神经系统检查,需要用到的医疗器械包括叩诊锤、刻度尺和触觉针等。由于神经系统检查所用器械种类比较多,神经内科医生对病人的关节或神经等进行检查时,一般都会随身携带这些医疗器械,操作时需要样样的拿起、放下,操作麻烦,不仅携带不方便,且也极大影响了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
另外,对于体表神经损伤面积的检查大多用触觉针刺激皮肤,以测量皮肤的触觉反射,后用测量尺进行测量,用叩诊锤敲击肢体,测量皮肤的痛觉的感知能力。而传统的检查器虽然都能达到一定的检查效果,但是在检查过后叩诊锤、触觉针和刻度尺容易感染细菌,这样在进行下一个待检人检查时容易造成交叉感染,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神经内科检查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神经内科检查器,通过推拉盖,能够有效的避免了触觉针和叩诊锤受到污染,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神经内科检查器,包括检查器本体、大叩诊锤、小叩诊锤、LED灯和底盖,所述检查器本体底部螺接所述底盖,所述检查器本体中部设有手柄防滑套,所述检查器本体一端通过旋转头连接大叩诊锤和小叩诊锤,所述大叩诊锤顶部设有弧状突起,所述小叩诊锤内部设有触觉针,且所述小叩诊锤一侧设有刻度尺,所述检查器顶部设有LED灯,所述检查器本体内部设有电池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LED灯与电池电性连接,且所述底盖外部中心处设有按钮开关。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小叩诊捶一侧设有滑轨,且所述触觉针一端与推块固定连接,所述推块一侧安装在滑轨内,所述小叩诊锤底部设有针孔。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手柄防滑套套在所述检查器本体中部表面。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大叩诊锤和小叩诊锤一侧分别设有推拉盖,且所述推拉盖位于检查器本体表面。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一种神经内科检查器,操作简单,叩诊锤设有大、小两个叩诊锤能够满足神经内科检查的膝腱反射和跟腱反射等检查需求,并设有刻度尺,方便测量检查需求,同时由于设有LED灯,用于瞳孔检查,且通过安装电池为LED灯供能,更加方便,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另外由于安装推拉盖,能够有效的避免了触觉针和叩诊锤受到污染。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检查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检查器叩诊锤打开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检查器小叩诊锤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检查器本体;2、手柄防滑套;3、底盖;4、按钮开关;5、触觉针;6、小叩诊锤;7、刻度尺;8、LED灯;9、检查器顶部;10、旋转头;11、大叩诊锤;12、突起;13、滑轨;14、推块;15、触觉针;16、针孔;17、推拉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请参阅图1-3,本发明一种神经内科检查器,包括检查器本体1、大叩诊锤11、小叩诊锤6、LED灯8和底盖3,所述检查器本体1底部螺接所述底盖3,所述检查器本体1中部设有手柄防滑套2,所述检查器本体1一端通过旋转头10连接大叩诊锤11和小叩诊锤6,所述大叩诊锤11顶部设有弧状突起12,所述小叩诊锤6内部设有触觉针15,且所述小叩诊锤6一侧设有刻度尺7,所述检查器顶部9设有LED灯8,所述检查器本体1内部设有电池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未经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6689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