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原地区树木种植坑及树木种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66690.7 | 申请日: | 2015-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2801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叶三霞;朱永刚;操昌碧;熊峰;吴得荣;张连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G17/00;A01B79/02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51124 | 代理人: | 许泽伟 |
地址: | 610072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原 地区 树木 种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林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原地区树木种植坑及树木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海拔高,气候干寒,日照时间长,蒸发量大,高原地区大多数土壤形成时间短,熟化程度不高,多属砂壤土、砂性重、石砾多、质地偏粗、易漏肥;且高原地区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即使有少数土地含腐殖质较多,亦因温度昼高夜低,微生物繁殖慢、数量少、分解缓慢,很少为树木所吸收。因此,按照现行国家有关规范规定的种植土营养指标和种植坑技术,难以适应高原地区种植要求。特别是针对工程建设破坏后的植被恢复地区,表层土壤完全被破坏,土壤极度贫瘠,通过现有的种植坑进行种植透水强,保水保肥料性能极差。种植乔灌木完全按照现行规范要求,对土壤进行改良,种植坑大小、种植土回填、种植养护均达标情况下,也难以成活,即使成活,长势也难以达到要求。因此,提高植物种植后的成活率和改善生态环境,关键是解决植物种植后保持其生长所需水分和养分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保水性和保肥性均较好的高原地区树木种植坑。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高原地区树木种植坑,包括坑体及位于坑体内部的种植土;所述坑体的内表面上设置有一层泥浆护壁。
进一步的是,所述泥浆护壁由泥浆灌浆制成,所述泥浆主要由水、黏土和固化剂混合而成;所述黏土的黏粒含量不小于30%,塑性指数不小于25;所述泥浆相对于水的比重为1.45~1.7,泥浆中黏土与固化剂的重量配比为10:1。
进一步的是,乔木类和花灌木类树苗的尺寸与坑体规格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进一步的是,所述泥浆护壁的厚度为5~8cm。
进一步的是,所述种植土包括从下往上依次设置的基土层、植土层和盖土层;所述基土层为纯土壤,所述植土层为肥料、纯土壤和保水剂混合的改良土壤,所述盖土层为肥料和纯土壤混合的改良土壤。
进一步的是,所述肥料为有机肥料;所述基土层的厚度为5~20cm;所述植土层的厚度为30~80cm,植土层中肥料与纯土壤与保水剂的重量配比为3:7:0.3;所述盖土层中肥料与纯土壤的重量配比为2:8。
进一步的是,所述种植土的上侧设有覆盖结构,所述覆盖结构包括覆盖在种植土上表面的塑料膜和覆盖在塑料膜上表面的麻布;所述塑料膜上设有至少两个过孔。
进一步的是,所述坑体四周的地面上还设有整体呈环状结构的土埂,所述覆盖结构的边缘与土埂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述高原地区树木种植坑的树木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开挖坑体;
步骤二、采用水、黏土和固化剂混合配制泥浆;所述黏土的黏粒含量不小于30%,塑性指数不小于25;泥浆中黏土与固化剂的重量配比为10:1;所述配得的泥浆相对于水的比重为1.45~1.7;将模板与坑体的内表面间隔5~8cm支护在坑体内,采用自重灌浆法将泥浆灌入模板和坑体的内表面之间形成厚泥浆护壁;
步骤三、将纯土壤回填到坑体内,并压实形成5~20cm厚的基土层;
步骤四、将树苗的根部垂直放入基土层上侧的坑体中心位置;并将纯土壤、肥料和保水剂混合均匀后的改良土壤回填到基土层上侧的坑体内,形成30~80cm厚的植土层;
步骤五、将纯土壤和肥料混合均匀后的改良土壤回填到植土层上侧的坑体内形成盖土层,并使得盖土层将树苗的根部被完全覆盖住;
步骤六、向坑体内浇水。
进一步的是,上述树木种植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七、将塑料膜和麻布依次覆盖设置在盖土层的上侧形成覆盖结构;其中,塑料膜上设有至少两个过孔;
步骤八、在坑体四周的地表上筑一个高5~10cm的土埂,土埂呈环形设置并绕坑体一周,并使覆盖结构的边缘与土埂连接;
步骤九、用倾斜设置的支架将树苗扶固,支架的下端支撑在地面上,支架的上端与树苗的树干部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在坑体内表面上的泥浆护壁,一方面可以在树木生长的前期起到有效的隔绝作用,大大降低了坑体内雨水、浇灌水的渗漏和种植土内肥力的流失;另一方面,当坑体内水量过多时泥浆护壁也具有一定的渗水作用,可以避免树木受涝;再一方面,随着树木的长大其根系可以穿透泥浆护壁继续生长,对树木的生长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且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666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侧基的聚苯并咪唑聚合物在质子交换膜中的应用
- 下一篇:温室大棚栽种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