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承力筒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66171.0 | 申请日: | 2015-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343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翟东坤;叶周军;梁燕民;吴文平;沈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5/52 | 分类号: | B29C65/52;B29C70/34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 |
地址: | 20111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承力筒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结构件的成型及胶接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承力筒的制备方法,尤其是一种薄壁加筋碳纤维蒙皮承力筒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承力筒作为航天器的主承力结构,是航天器结构组装的核心部件,它不仅承受整个航天器的主要载荷,提供航天器设计和工艺的基准,还要在地面组装、试验、运输、贮存时的支撑面以及航天器与地面支持设备的机械接口,通常还利用承力筒内部空间,为推进剂贮箱提供安装接口和空间。
目前,卫星承力筒多为蜂窝夹层、波纹壳、网格加筋壳等结构形式,以上结构形式的承力筒较为成熟,但都受制于夹层厚度、不同力学环境和研制周期的限制。薄壁加筋碳纤维蒙皮承力筒具有重量轻、适应性强、周期短的优点。
但是,现在常规采用的薄壁加筋碳纤维蒙皮承力筒制备方法为整筒进行铺层成型,加工难度大、研制周期长,且成型质量合格率不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承力筒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承力筒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分别制备上筒体和下筒体;
在工装模具上进行对所述上筒体和下筒体进行预组装;
对上筒体和下筒体进行固定连接;
在上筒体上进行上法兰、上桁条的预组装,以及在下筒体上进行下法兰、下桁条的预组装;
将上法兰、上桁条、下法兰、下桁条分别进行固定连接在上筒体和下筒体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上筒体的制备方法为:
结合材料特性设计上筒体的尺寸;
将材料根据所述尺寸进行剪裁后,在上筒体成型模具上进行成型,得到上筒体。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下筒体的制备方法为:
结合材料特性设计下筒体的尺寸;
将材料根据所述尺寸进行剪裁后,在下筒体承力筒成型模具上进行成型,得到下筒体。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上筒体和下筒体的材料均为湿法制备的树脂基碳纤维复合材料。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固定连接的方法为胶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上筒体的上端面和下筒体的下端面分别预留加工层。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胶接所用的胶黏剂为常温胶黏剂。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工装模具包括上筒体成型模、下筒体成型模以及承力筒胶接装配模。
本发明提出的薄壁加筋碳纤维蒙皮承力筒的制备方法,将筒体分解为上、下筒体两个部分,可有效保证成型质量,并可适应承力筒材料、铺层的变化,在结构尺寸不变的情况下,大大缩短研制的周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将筒体分解为上筒体和下筒体,成型模具结构形式较为简单,加工快速,方便;
2、本发明将筒体分解为两部分成型,较一体成型更容易控制铺层角度的准确性以及筒体的内部质量,可靠性高;
3、本发明采用的胶粘剂为常温胶粘剂,可避免固化温度对承力筒尺寸精度的影响。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承力筒示意图;
图2分解后承力筒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薄壁加筋碳纤维蒙皮承力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如图1和图2所示:
步骤一:从中端框部分将筒体分解为上筒体24和下筒体21,中端框27厚度均分在上下筒体部分;
步骤二:在各零件的成型模具上进行预浸布的铺层,其中上筒体24、下筒体21连续层铺设完后,再在上下端面铺设加工层;
步骤三:采用加热、加压的方法进行上筒体24、下筒体21、上桁条26、下桁条28、上法兰23、下法兰22的成型;
步骤四:按上筒体24、下筒体21的工艺尺寸进行上筒体、下筒体的加工;
步骤五:在工装模具上进行上筒体24、下筒体21的预装;
步骤六:采用常温胶粘剂在工装模具上进行上筒体24、下筒体21的胶接;
步骤七:在专用工装模具上进行上筒体24与上法兰23、上桁条26以及下筒体21与下法兰22、下桁条28的预组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661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蜂窝夹芯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河堤防护M型板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