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冷却式回收装置的软化水热水罐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64915.5 | 申请日: | 2015-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136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王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永生好茶油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C3/08 | 分类号: | F28C3/08;F28B1/06;F28F2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44248 | 代理人: | 胡吉科 |
地址: | 545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 回收 装置 软化 水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冷却回收设备领域,尤其涉及应用于油脂加工过程中的带冷却式回收装置的软化水热水罐。
【背景技术】
目前在油脂加工的生产工艺过程中,需要使用软化水进行洗涤,洗涤前所使用的软化水需要蒸汽加热,加热同时会产生一定量的蒸汽尾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排放的蒸汽带有很大的热量的同时带走大量的软化水,并且蒸汽冷凝后的液体比较纯净而且还带有一定的热量,可再次利用,但是在使用普通的生产设备对油脂进行加工时这些资源并没能够回收,最后使这些资源白白浪费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利用空气温度分布不均匀产生空气密度梯度,再加上重力作用使空气流动进而使回收装置内介质冷凝液化带冷却式回收装置的软化水热水罐。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带冷却式回收装置的软化水热水罐,包括热水罐,排气管,内套管,外套管,回收管,所述热水罐顶面设有蒸汽出口和冷凝液回流口,所述热水罐的罐壁上设有高液位控制器和低液位控制器以及蒸汽入口,所述排气管一端与所述蒸汽出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内套管连接,所述排气管末端设有回收管对接口,所述回收管一端与所述冷凝液回流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回收管对接口连接,所述内套管与所述排气管连接,呈竖直方向延伸,所述外套管套在所述内套管外,所述外套管下端为进风口,上端为出风口,所述内套管与所述外套管间设有螺旋导风套,所述螺旋导风套的套壁上设有导风孔,所述导风孔为在所述螺旋导风套套壁上呈逆时针斜向上或顺时针斜向上的开孔;够在无动力条件下利用空气自然流动,经螺旋导风套后产生螺旋风,加强降温冷凝效果,使蒸汽冷凝并回收,提高回收率。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带冷却式回收装置的软化水热水罐,所述外套管的进风口处设置有风量控制开关;能够控制进入外套管的进风量。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带冷却式回收装置的软化水热水罐,所述内套管可以是无翘片的普通管或是翘片散热管;能够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普通管或翘片散热管,翘片散热管能够增加管的接触面积,提高传热效率。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 所述带冷却式回收装置的软化水热水罐,所述的带冷却式回收装置的软化水热水罐,所述内套管和所述外套管的形状为圆柱形、锥形或多边形;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套管形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所述的带冷却式回收装置的软化水热水罐在无动力条件下利用空气温度分布不均匀产生空气密度梯度,再加上重力作用使空气流动进而使内套管降温,使蒸汽冷凝并回收,同时回收了大量热量和软化水,降低能耗,节约资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带冷却式回收装置的软化水热水罐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热水罐,11-蒸汽出口,12-冷凝液回流口,2-排气管,21-回收管对接口,3-回收管 ,4-外套管,41-进风口,42-出风口,43-风量控制开关,5-内套管,6-高液位控制器,7-低液位控制器,8-蒸汽入口,9- 螺旋导风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和实施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的带冷却式回收装置的软化水热水罐,包括热水罐1,排气管2,内套管5,外套管4,回收管3,所述热水罐顶面设有蒸汽出口11和冷凝液回流口12,所述热水罐1的罐壁上设有高液位控制器6和低液位控制器7以及蒸汽入口8,所述排气管2一端与所述蒸汽出口1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内套管4连接,所述排气管2末端设有回收管对接口21,所述回收管3一端与所述冷凝液回流口1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回收管对接口21连接,所述内套管5与所述排气管2连接,所述外套管4套在所述内套管5外,所述外套管4下端为进风口41,上端为出风口42,所述的内套管5和外套管4垂直放置,所述内套管与所述外套管间设有螺旋导风套9,所述螺旋导风套9的套壁上设有导风孔,所述导风孔为在所述螺旋导风套套壁上呈逆时针斜向上或顺时针斜向上的开孔。
所述外套管的进风口41处设置有风量控制开关43;所述内套管5是有翘片的翘片散热管,翘片间距为5-10mm;所述内套管和所述外套管的形状为设计为圆柱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永生好茶油有限公司,未经柳州永生好茶油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649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