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虚症、耳聋的中成药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364352.X | 申请日: | 2015-06-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585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 发明(设计)人: | 张玲亚;周培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玲亚 |
| 主分类号: | A61K36/8945 | 分类号: | A61K36/8945;A61P27/16;A61P1/14;A61K33/2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5700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耳聋 中成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因肾虚精气耗伤所致的耳聋,尤其是提供了一种治疗虚症、耳聋的中成药。
背景技术
耳聋的概念:听觉系统的传音、感音功能异常所致听觉障碍或听力减退,耳聋的概念:听觉系统的传音、感音功能异常所致听觉障碍或听力减退。慨称为耳聋。一般情况下,能听到对方提高的讲话声,这样的情况不叫耳聋,而叫 “ 重听 如果听不清或听不到外界声音,这样的情况才被叫做耳聋 。
致耳聋的水平有所差别。幼童由于耳部发育不全或某些疾病引起 耳聋 后, 因耳部病变部位及性质不同。无法学习语言,可致聋哑。
耳聋可分为 传音性耳聋 及 感音神经性耳聋 由于外耳及中耳的病变从而阻碍声波的传导,从耳部病变损害的部位来讲。即为 传音性耳聋 若接受声波的内耳或由内耳经听神经径路发生问题,影响声音的感受,则为 感音神经性耳聋 如外耳、中耳、内耳三局部均有病变所致成的耳聋,称为 混合性耳聋 。
虚症:指人体正气不足,导致抗病能力变弱,生理机能减退的症候。表现为面白唇淡、神疲体倦、心悸气短、自汗盗汗、大便溏泻、小便频数、舌嫩无苔、脉细弱无力等症状。著名学者聂文涛先生总结四句科普:“阴虚发热;阳虚怕冷;血虚发燥;气虚无力。”这四句话虽然不能涵盖辩证的全部,确实很多人理解了不同的虚症。长时间虚症者,多数患者容易出现耳聋现象,目前此病例所引起病症中成药治疗不多,很多都是补肾之气药物,针对性不强,治疗效果不明显。因此本发明提出虚症引起耳聋的中成药来满足临床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阴虚发热,阳虚怕冷,血虚发燥,气虚无力,滋养心肝,止阴虚发热,益气养阴,组方简单,易于取材的一种治疗虚症、耳聋的中成药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所提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种治疗虚症、耳聋的中成药,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中药原料配制而成的:
熟地黄20~25份、山茱萸8~15份、丹皮8~12份、山药8~15份、泽泻8~12份、茯苓8~12份、枸杞子8~12份、菟丝子12~18份、磁石12~18份、五味子8~12份。
本发明的一种治疗虚症、耳聋的中成药,优选了由下述重量份的中药原料配制而成的:熟地黄24份、山茱萸12份、丹皮10份、山药12份、泽泻10份、茯苓10份、枸杞子10份、菟丝子15份、磁石15份、五味子10份。
本发明所使用的药材具有如下特性:
熟地黄:【性味】 甘,微温。【归经】 归肝、肾经。【功能主治】 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须发早白。
山茱萸:【来源】 本品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 Sieb. et Zucc. 的干燥成熟果肉。【性味】 酸、涩,微温。【归经】 归肝、肾经。【功能主治】 补益肝肾,涩精固脱。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内热消渴。
丹皮:丹皮,又名牡丹皮,中药名。为毛茛科植物牡丹干燥根皮。性味归经:性寒,味苦;凉;微寒。归心;肝;肾;肺经。
山药:【性味】 甘,平。【归经】 归脾、肺、肾经。【功能主治】 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
泽泻:【性味】 甘,寒。【归经】 归肾、膀胱经。【功能主治】 利小便,清湿热。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泄泻尿少,痰饮眩晕,热淋涩痛;高血脂。
茯苓:【性味】 甘淡,平。【归经】 入心、脾、肺经。【功能主治】 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哕,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
枸杞子:【性味】 甘,平。【归经】 归肝、肾经。【功能主治】 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用于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内热消渴,血虚萎黄,目昏不明。
菟丝子:【性味】 甘,温。【归经】 归肝、肾、脾经。【功能主治】 滋补肝肾,固精缩尿,安胎,明目,止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玲亚,未经张玲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643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