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梯次传扭吸振组合联轴器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363843.2 | 申请日: | 2015-06-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418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 发明(设计)人: | 林树杰;林晓琳;于泽;刘军;乔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申克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D7/02 | 分类号: | F16D7/02 |
| 代理公司: | 沈阳维特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9 | 代理人: | 李绪岩 |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梯次 传扭吸振 组合 联轴器 | ||
1.梯次传扭吸振组合联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端半联轴器(1)、护套(2)、弹性套组(3)、中间节(4)、变刚度膜片组(5)和输出端半联轴器(6);输入端半联轴器的法兰通过弹性套组与护套连接,构成弹性传扭吸收冲击回路;输入端半联轴器末端外齿与护套的内齿配合,构成加强传扭回路;中间节(4)的前端与护套(2)连接,后端与通过变刚度膜片组(5)与输出端半联轴器(6)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次传扭吸振组合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套组(3)采用石墨含量高、强度高的高聚酯复合材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次传扭吸振组合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套组(3)采取外实中空结构设计,其内设有散热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次传扭吸振组合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端半联轴器(1)末端外齿与护套(2)的内齿采用鼓形齿,内外齿侧留有间隙,分度圆处的角度间隙稍大于2倍额定扭矩下弹性套组挤压变形转角。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次传扭吸振组合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护套(2)的内齿顶与所述输入端半联轴器(1)末端外齿根间隙不大于0.08mm,齿顶齿面粗糙度度不大于Δ1.6。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次传扭吸振组合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2)的内齿齿圈外侧设有储油腔及注油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次传扭吸振组合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变刚度膜片组(5)为束腰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次传扭吸振组合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变刚度膜片组(5)单片厚度不大于0.5mm;其一周螺栓孔的分度圆直径略大于与其配合的法兰盘一周螺栓孔的分度圆直径。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次传扭吸振组合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变刚度膜片组(5)其铆套里侧设计成弧状。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次传扭吸振组合联轴器,其特征在于:中间节(4)与输出端半联轴器(6)不是刚性连接的;当螺栓的一端与中间节(4)的法兰盘连接的时候,另一端是与变刚度膜片组(5)连接的;其相邻的螺栓正好相反,当螺栓的一端与输出端半联轴器(6)的法兰盘连接的时候,另一端是与变刚度膜片组(5)连接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申克动力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沈阳申克动力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6384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包覆模制的通量环
- 下一篇:一种多效芯片液体冷却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