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口服治疗肠癌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63724.7 | 申请日: | 2015-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879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苗彩红;黄东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苗彩红;黄东福 |
主分类号: | A61K36/898 | 分类号: | A61K36/898;A61P35/00;A61K33/26;A61K35/5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口服 治疗 肠癌 中药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口服治疗肠癌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其发病与生活方式、遗传、大肠腺瘤等关系密切。发病年龄趋老年化,男性多于女性。中医通过长期实践总结认为,肠癌的发病原因,主要是肠中积聚脏毒以及脾肾两虚。临床表现为排便习惯改变、血便、脓血便、大便逐渐变细等为主要临床表现,晚期出现排便梗阻,消瘦等,严重威胁生命健康。现在的治疗主要为手术、化疗等方法,手术治疗虽然能切除肿瘤,但是复发率高。对于晚期患者进行大剂量的放疗、化疗,有可能会导致病人身体更加虚弱,加速病症的发展,以致增加死亡。
本发明基于中医的辨证和辩病相结合的原理,采用固本扶正、虚实并治、内调兼收的机理,通过几十年的临床经验,根据中医理论组方,按照一定的重量配比制备而成,提供一种口服治疗肠癌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口服治疗肠癌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口服治疗肠癌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原料药制成的药剂:
优选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质量比例的原料药制成:
鸡血藤15克-25克,山慈菇10克-15克,赭石15克-25克,败酱草20克-25克,墓头回12克-20克,白英10克-15克,八角金盘10克-15克,老鸭嘴15克-20克,五爪龙8克-15克,麝香1克-2克,蛇莓10克-25克,捌月札10克-30克,黄精6克-30克,猪苓5克-25克。
进一步优选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质量比例的原料药制成:
鸡血藤15克-20克,山慈菇8克-12克,赭石10克-15克,败酱草15克-20克,墓头回10克-15克,白英8克-12克,八角金盘10克-12克,老鸭嘴15克-18克,五爪龙8克-12克,麝香1克-2克,蛇莓12克-20克,捌月札12克-25克,黄精8克-15克,猪苓10克-15克。
更进一步优选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质量比例的原料药制成:
鸡血藤15克,山慈菇15克,赭石20克,败酱草20克,墓头回12克,白英15克,八角金盘12克,老鸭嘴15克,五爪龙15克,麝香1克,蛇莓15克,捌月札15克,黄精10克,猪苓12克配制而成。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可以采用现有中药制剂技术制备成任何常规内服制剂,例如可以将上述组份采用水煎得到水煎剂,还可以通过其它现有中药制剂技术将所述中药组合物制备成片剂、蜜丸、胶囊、散剂、膏剂、口服液、颗粒。
优选蜜丸,其制备方法包括:
(1)秤取鸡血藤15克,山慈菇15克,赭石20克,败酱草20克,墓头回12克,白英15克,八角金盘12克,老鸭嘴15克,五爪龙15克,麝香1克,蛇莓15克,捌月札15克,黄精10克,猪苓12克,将以药物用水清洗,干燥。
(2)将步骤(1)中的墓头回12克,山慈菇15克,蛇莓15克,捌月札15克,黄精10克,猪苓12克粉碎研磨,过120目筛网成细粉,备用。
(3)将步骤(1)中的鸡血藤15克,赭石20克,败酱草20克,白英15克,八角金盘12克,老鸭嘴15克,五爪龙15克,麝香1克用水浸泡,再煎煮,将汁液与药渣分离,取汁液,将汁液再熬制成膏液,将膏液烘干,研磨粉碎,成细末,备用。
(4)将步骤2和步骤3的细粉混合均匀,用蜂蜜配制成3克/粒的丸剂。
(5)口服每天两次,每次两丸。
鸡血藤,苦、微甘,温,归肝、肾经。用于行血补血,舒筋活络。
山慈菇,味甘、微辛,性凉清热解毒、化痰散结。用于瘰疬痰核、痈疽疮毒、症瘕积聚。
赭石,又名代赭石,赤土,代赭,紫朱、赭石,处方常用名:代赭石、生赭石、煅赭石。平肝镇逆,凉血止血,用于噫气呕逆,噎膈反胃,惊痫,吐血,肠风。
败酱草,性凉,味辛、苦。用于清热解毒、消痈排脓、活血行瘀,治痈疽肿毒。
墓头回,又叫墓头灰(《山西中药志》),箭头风,臭脚跟,别名:脚汗草、虎牙草、追风箭、摆子草、铜班道。性味归经:苦、微酸、涩,凉,用于止血,清热燥湿,截疟。
白英,名白毛藤,又名蜀羊泉、谷菜(《本经》)。处方中多用白英。味苦,性微寒。用于清热解毒,祛风湿,利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苗彩红;黄东福,未经苗彩红;黄东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637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风湿骨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治疗崩漏带下的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