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柔板印刷用低银高性能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363086.9 | 申请日: | 2015-06-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399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2 |
| 发明(设计)人: | 何鹏;林铁松;王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B1/22 | 分类号: | H01B1/22;H01B1/02;H01B13/00;H05K1/09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23109 | 代理人: | 牟永林 |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印刷 用低银高 性能 导电 浆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柔板印刷用低银高性能导电浆料,其特征在于一种柔板印刷用低银高性能导电浆料按质量份数由12~20份丁腈改性环氧树脂、30~45份导电金属填料、10~20份无水乙醇、1~5份纳米二氧化硅、8~14份潜伏型固化剂、1~2份偶联剂和0.5~1份防沉降剂制备而成,且上述所有原料的份数之和为10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板印刷用低银高性能导电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丁腈改性环氧树脂的制备过程为:按照质量比为5:3:1将E-51环氧树脂、E-44环氧树脂和液态丁腈橡胶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反应釜内在温度140℃~160℃的条件下反应30min~40min,得到内增韧型树脂,即为丁腈改性环氧树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板印刷用低银高性能导电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电金属填料选自纳米级覆银铜粉和纳米银颗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柔板印刷用低银高性能导电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级覆银铜粉的粒径为50nm~80nm,所述的纳米银颗粒的的粒径为30nm~50n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柔板印刷用低银高性能导电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级覆银铜粉按以下步骤制得:①将聚乙烯吡咯烷酮加入到浓度为1×10-2mol/L~2×10-2mol/L的硫酸铜溶液中,搅拌均匀得到溶液A;所述的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质量与硫酸铜溶液的体积的比为0.35g:(80~150)mL;②在去离子水中加入NaBH4和NaOH,混合均匀后得到溶液B;所述的NaBH4与NaOH的摩尔比为1:8,所述的溶液B中NaBH4的浓度为2×10-2mol/L~3×10-2mol/L;③在搅拌速度为200r/min~350r/min的磁力搅拌作用下将溶液A以15滴/min~30滴/min的速度滴加入溶液B中,继续以200r/min~350r/min的速度搅拌20min,然后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交替洗涤分离两次,得到纳米颗粒;所述的溶液A与溶液B的体积比为1:1;④将步骤③得到的纳米颗粒加入去离子水中,然后加入氢氧化钠调整溶液pH值至10~11,再加入NaBH4,得到NaBH4的浓度为1×10-2mol/L~2×10-2mol/L的NaBH4还原液;所述的步骤③得到的纳米颗粒的质量与去离子水的体积的比为4g:(100~150)mL;⑤在搅拌速度为200r/min~350r/min的磁力搅拌作用下以10滴/min~15滴/min的速度向步骤④得到的NaBH4还原液中滴加银离子络合溶液继续在搅拌速度为200r/min~350r/min下搅拌直至溶液颜色不再变化,得到纳米级覆银铜粉溶液;所述的步骤④得到的NaBH4还原液的体积与银离子络合溶液的质量的比为150mL:(0.15~0.20)g;⑥将步骤⑤得到的纳米级覆银铜粉溶液用无水乙醇重复洗涤分离三次,再将洗涤分离后的粉体放入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干燥温度为60~80℃,干燥时间为60min~90min,得到纳米级覆银铜粉;
步骤⑤中所述的银离子络合溶液按以下步骤制备:
a将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溶于去离子水中,再加入配位剂5,5-二甲基海因,得到配位剂溶液;b将硝酸银溶于去离子水中,得到硝酸银溶液;c将步骤a得到的配位剂溶液与步骤b得到的硝酸银溶液混合,使用氢氧化钠水溶液调节pH值至9~12,在温度为55℃~65℃和搅拌速度为120r/min~200r/min的条件下搅拌5min~20min,得到浓度为12g/L的银离子络合溶液;所述的银离子络合溶液中碳酸钠的浓度为80g/L~120g/L;所述的银离子络合溶液中氢氧化钠的浓度为60g/L~80g/L;所述的银离子络合溶液中5,5-二甲基海因的浓度为150g/L~170g/L;所述的银离子络合溶液中硝酸银的浓度为10g/L~15g/L。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板印刷用低银高性能导电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二氧化硅的粒径为20nm~40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6308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