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与框架结构填充墙同时施工的构造柱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62792.1 | 申请日: | 2015-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1366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李静;朱占元;田明杰;邹祖银;莫忧;郭子红;罗飞;陈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占元 |
主分类号: | E04B2/02 | 分类号: | E04B2/02;E04B2/10;E04B2/08;E04B2/20;E04B2/18;E04C1/39;E04G21/14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黄书凯 |
地址: | 61183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框架结构 填充 同时 施工 构造 方法 | ||
1.一种与框架结构填充墙同时施工的构造柱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将纵筋通过焊接或者绑接的方法,固定在预埋件上的预埋孔中,以此为基础,以传统填充墙的砌筑方式一皮一皮的砌筑,预制节砌块加灰缝的厚度与一皮砖块加灰缝的厚度相同;把预制节的砌块同时当做填充墙的一部分一起砌筑,预制节通过自身的通槽孔沿水平方向插入预设的纵筋,同时在预制节砌块的通槽内浇筑自膨胀水泥,并伴以砍刀捣实,充满在与构造柱预制节相连接的砖上预留的两条很小凹槽,把预先准备好的拉结筋固定,并用少量水泥砂浆抹平,每个预制节由两个预制砌块组成;当墙体与预制节等高后,继续安装,以此为基础在其上端依次安装其他的预制节,直至整个填充墙及构造柱同时砌筑完成。
2.一种与框架结构填充墙同时施工的构造柱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埋置四孔预埋件;在前期施工中,根据设计图纸,在构造柱设置处的柱底面和柱顶面处分别埋置四孔预埋件,用于固定构造柱中的纵向钢筋;第二步:固定纵向钢筋;根据构造柱的设计高度并加以适当的富余长度,截取钢筋,使得钢筋能够插入四孔预埋件足够长度,并可根据实际情况,将钢筋与预埋件进行焊接固定;
第三步:确定预制节的类型;根据填充墙的类型,确定构造柱预制节的类型和相应的预制砌块类型;
第四步:填充墙及构造柱的砌筑;
单层砌筑:将构造柱预制砌块与填充墙标准砖块1同步一层一层由下往上砌筑;
砌筑构造柱预制块时,240mm预制节砌块8通过砌块的通槽5穿过此前预先竖向固定的构造柱纵筋3,确定好预制砌块的位置,然后向预制砌块的通槽5内倒入水泥砂浆,并用砖刀通过敲击预制砌块将水泥砂浆振捣密实,使预制砌块与纵向钢筋有效的粘结,形成整体;也可将普通水泥砂浆换为膨胀水泥砂浆,使得沟槽缝隙得以完全的填充,增加预制砌块与纵向钢筋的粘结,达到更好的整体性效果;
纵向砌筑:两个相同的240mm预制砌块组成一个预制节,预制砌块之间通过砌块的凸状棱台式咬合件6,凹状棱台式咬合件进行咬合,并在砌筑时附以砌筑自膨胀水泥砂浆,使得预制砌块间咬结更为紧密,以一字型墙预制节为例,预制节砌块分为两个类型,一种为360mm预制节11,长边尺寸为360mm;一种为240mm预制节9,长边尺寸为240mm,两类型预制砌块宽度均为204mm,厚度均为53mm;不同类型的构造柱预制节砌块加上灰缝的厚度,为60mm;两种类型预制节的长度差为120mm,构造柱竖向由两种类型预制节交替砌筑,由于长短预制节之间的长度差形成两侧各60mm的突出与填充墙砌块之间形成马牙槎结合,使预制节构造柱与填充墙体连结为一个整体;对于T字型墙预制节砌块,有一类预制节砌块为方形,其边长为300mm,厚度为53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与框架结构填充墙同时施工的构造柱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构造柱的两预制节之间设拉结筋,构造柱与填充墙体之间需设置深入墙体不小于一米长度的构造柱拉结筋13,拉结筋13伸入墙体附以砌筑砂浆抹平,即拉结筋13埋于灰缝之中,以增强构造柱对填充墙体的约束,改善构造柱和墙体共同受力的性能;为使预制节构造柱能更好的与填充墙体形成整体,有效的约束填充墙体,达到预定的目的;预制节构造柱也采用拉结筋的设置增强与墙体的连接,其施工步骤为:(1)根据填充墙体与预制节构造柱的设计类型,确定拉结筋13的长度及类型,就一字型墙而言,根据设计预先制作拉结筋,拉结筋两端制作为L型的弯钩,并保证拉结筋13的长度符合设计要求;(2)砌筑墙体和预制节时,竖向预制节数量每达到四个时,便设置一次拉结筋13,拉结筋13为四根,预制节左右两侧各并排放置两根,拉结筋13一端弯钩顺着墙体伸入预制节,与预先固定的另一侧纵筋完成搭接,当四根拉结筋均与纵筋搭接完成并规整的放置在墙上后,便重复填充墙砌块和预制节砌块的砌筑,使拉结筋没入砌筑砂浆即灰缝之中,并确保灰缝的厚度均匀且饱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占元,未经朱占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6279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