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线AP抗干扰能力的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362642.0 | 申请日: | 2015-06-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8370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 发明(设计)人: | 江海燕;严敏;王苏婧;王官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24/08 | 分类号: | H04W24/08 |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3246 | 代理人: | 周希良 |
| 地址: | 20161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 ap 抗干扰 能力 测试 系统 方法 | ||
1.一种无线AP抗干扰能力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待测AP、辅助AP、若干个智能终端、第一PC和第二PC;
所述辅助AP用于为所述待测AP制造同频干扰或邻频干扰;
所述若干个智能终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同时连接待测AP的SSID,另一部分用于部分或全部连接辅助AP;
所述第一PC与所述待测AP连接,用于与待测AP上连接的智能终端进行流量通信;
所述第二PC与所述辅助AP连接,用于与辅助AP上连接的智能终端进行流量通信;
当所述辅助AP和所述待测AP位于相同信道或相邻信道,所述辅助AP接入的智能终端数发生变化但不产生流量时,连接在所述待测AP上的智能终端到第一PC上进行打流测试,根据连接在所述待测AP上的智能终端的打流测试数据来判断所述待测AP的抗干扰能力;
当所述辅助AP和所述待测AP位于相同信道或相邻信道,所述辅助AP接入的智能终端数发生变化并产生流量时,连接在所述待测AP上的智能终端到所述第一PC上进行打流测试,连接在所述辅助AP上的智能终端到所述第二PC上进行打流测试,根据连接在所述待测AP上的智能终端的打流测试数据来判断所述待测AP的抗干扰能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AP抗干扰能力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终端的个数为偶数,其中一半用于同时连接所述待测AP的无线网络,另一半用于部分或全部连接所述辅助AP。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AP抗干扰能力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C通过以太网口连接到所述待测AP的LAN口;所述第二PC通过以太网口连接到所述辅助AP的LAN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AP抗干扰能力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连接在所述辅助AP上的智能终端的数量范围为0至辅助AP所能连接的智能终端的最大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AP抗干扰能力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AP和所述辅助AP间的距离为2米及以上。
6.一种无线AP抗干扰能力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将辅助AP和待测AP设置在相同信道或相邻信道;
步骤S2、将若干个智能终端同时连接至待测AP的SSID,第一PC与待测AP相连,第二PC与辅助AP相连;
步骤S3、在辅助AP上接入不同数量的智能终端但不发生流量,连接在待测AP上的智能终端到第一PC上进行打流测试,根据连接在待测AP上的智能终端的打流测试数据来判断待测AP的抗干扰能力;
在辅助AP上接入不同数量的智能终端并发生流量,连接在待测AP上的智能终端到第一PC上进行打流测试,连接在辅助AP上的智能终端到第二PC上进行打流测试,根据连接在待测AP上的智能终端的打流测试数据来判断待测AP的抗干扰能力。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AP抗干扰能力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终端的个数为偶数,其中一半用于同时连接所述待测AP的无线网络,另一半用于部分或全部连接所述辅助AP。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AP抗干扰能力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C通过以太网口连接到所述待测AP的LAN口;所述第二PC通过以太网口连接到所述辅助AP的LAN口。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AP抗干扰能力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连接在所述辅助AP上的智能终端的数量范围为0至辅助AP所能连接的智能终端的最大值。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AP抗干扰能力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AP和所述辅助AP间的距离为2米及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6264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