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常压超音频加热器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60788.1 | 申请日: | 2015-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644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郭玉宝;韩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盂县晶辉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9/18 | 分类号: | F24H9/18;H05B6/06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045100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常压 音频 加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热装置,具体为一种常压超音频加热器。该加热器主要用于供热,采暖以及养鱼池、蔬菜大棚、游泳池等冬季需要补充热能的场所,目的是适应国家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新形势的需要。
背景技术
目前生产的加热装置主要有燃煤和燃气以及电阻加热等几种。燃煤加热装置使用原料成本低,但是利用效率低、污染严重,不符合国家环保要求。燃气和电阻加热装置尽管对环境污染小,但是使用燃料成本高、能源利用效率低,也不适用。所以研发一种既节能又环保的新型加热装置成为当前许多用户的迫切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燃煤加热器能源利用率低、严重污染环境,燃气和电阻加热器热能转换效率低,使用成本高等技术问题,研发一种节能降耗,符合国家环保产业政策的新型加热装置。
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常压超音频加热器,包括内部充有导热介质的加热器主体和超音频电器控制系统;所述加热器主体包括多个通过连接弯管顺次串联且呈平行排列的外加热感应钢管;每个外加热感应钢管内均嵌套并固定有一个内加热感应钢管;内、外加热感应钢管之间形成夹层;内加热感应钢管的两端口均封闭;每个外加热感应钢管外部均缠绕有通过超音频电器控制系统控制的超音频加热线圈。
使用时将本发明所述的常压超音频加热器与外部的板式换热器相连接组成供热回路。加热器主体内的导热介质从第一根外加热感应钢管和内加热感应钢管之间的夹层中流过,再通过连接弯管流入第二根外加热感应钢管和内加热感应钢管之间的夹层,以此类推从最后一根外加热感应钢管出水口流出,外加热感应钢管外部缠绕超音频加热线圈,超音频加热线圈在超音频电磁波的作用下加热内、外加热感应钢管,导热介质吸收内、外加热感应钢管的热量后进入板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与供热、供暖系统联通,实现供热、供暖的目的。导热介质经内外加热感应钢管的夹层中流过,使导热介质与内外加热感应钢管的接触面积增大,提高了导热介质的加热效率。
进一步的,加热器主体的一个连接弯管内置有循环泵。
设备内置循环泵,起到强制循环的作用,同时节省用户投资,经销商安装更加简单。
进一步的,加热器主体上设有智能温度控制器;智能温度控制器与超音频电器控制系统的控制端相连接,控制超音频电器控制系统的通断。
智能温度控制器可以设定为按时间段控制超音频电器控制系统的启动;还可以设定温度上下阈值,当加热器主体的温度超过阈值上限时,自动断开超音频电器控制系统,当加热器主体的温度低于阈值下限时自动启动超音频电器控制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特点:
一、产品技术 1、先进顶尖的超音频电磁加热技术; 2、成熟稳定的工业级主控电路板; 3、软启动、软关断的控制系统; 4、强大的恒定功率功能;
二、产品功能
1、即加即热 超音频透热加热,即加即热,冷水进热水出,加热速度快;
2、强制循环 设备内置循环泵,起到强制循环的作用,同时节省用户投资,经销商安装更加简单;
3、时段设置 根据日生活习惯,可以设定多个时段温度,控温精确更节能;
4、防冻保护 低温启动加热,使暖通系统永无冰冻可能;
5、过温保护 加热核心温度过高自动断电保护,设备永无干烧现象。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A、节约能源
电磁感应工作直接热传导,超高效率电热转换,热效率达到98%以上,比电阻式采暖设备节能30%左右。并配有智能温度控制器,自主控制温度,节省能源;
B、洁净环保
采用清洁、可再生能源电,在超音频下工作,在运行中无扬尘、无噪音、无异味,符合国家绿色环保要求;
C、安全可靠
电磁感应加热,高频电流在外走,水在内流,真到做到水电分离,无漏电于水的安全隐患;
D、安装方便
只需将电源线路、进出水管对应连接即可,方便快捷;
E、节省空间 体积小,外形美观;
F、使用寿命长
水冷散热,电器部件恒温状态下工作,使用寿命更长;
G、应用广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盂县晶辉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盂县晶辉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607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