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40Cr合金结构用热轧圆钢的冶炼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60431.3 | 申请日: | 2015-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626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朱兆顺;张渊普;王建明;黄红明;曹立潮;熊利敏;万升;余爱华;饶水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7/064 | 分类号: | C21C7/064;B22D41/44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段姣姣 |
地址: | 43008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40 cr 合金 结构 热轧 圆钢 冶炼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炼钢方法,具体地属于一种40Cr合金结构用热轧圆钢的冶炼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冶炼40Cr合金结构用热轧圆钢工艺中,为了控制合金结构用热轧圆钢中硫的含量,采取的是喷吹法脱硫对铁水进行预处理的方式,即冶炼过程采用低硫石灰,在LF精炼炉采用优质精炼渣,等措施。其存在铁水在预处理脱硫中效果差,使硫的含量仍相对较高,这导致一是增加了LF炉脱硫负担,延长冶炼周期,增加有害气体含(N)量;二是钢中夹杂物不能充分上浮,最终使钢的质量变差而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在本发明之前,冶炼40Cr合金结构用热轧圆钢,未曾采用过KR脱硫。这是由于人们认为,如用该钢种采用KR脱硫,会导致延长冶炼周期,降低产量;再在开浇炉开浇时用的Si质引流砂进行引流,导致在开浇时很容易结瘤,需要吹氧引流,导致钢水被氧化,最终降低钢的力学性能。
经检索,江西冶金 2006年12月 第6期刊登了一篇有关转炉生产40Cr合金结构圆钢的冶炼、LF精炼、连铸工艺和轧制工艺,通过工业性生产的40Cr圆钢产品;还有炼钢 2007年8月 第4期刊登了一篇有关转炉→LF→连铸生产40Cr钢的冶炼工艺、加工工艺及所生产圆钢的材料性能。其上述两篇文献存在的不足:
由于采用在LF精炼炉进行脱硫,导致会延长冶炼周期,增加电耗及有害气体N含量;再均采用铬质引流砂会造成环境污染;全部使用硅质引流砂会开浇结瘤,影响钢材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控制硫含量在40 PPm以下,降低LF炉脱硫负荷,开浇炉自流性好的40Cr合金结构用热轧圆钢的冶炼方法。
实现上述目的的措施:
一种40Cr合金结构用热轧圆钢的冶炼方法,其步骤:
1)经高炉冶炼后进行KR脱硫,将S控制在成分要求范围内;
2)常规进行转炉冶炼;
3)在LF炉中进行精炼;
4)进行连铸,其中在开浇炉中采用Cr质引流砂引流,使用量按照0.29~0.31kg/吨钢加入;连浇炉采用Si质引流砂引流,使用量按照0.29~0.31k g/吨钢加入;
5)常规热轧至要求。
本发明之所以采用KR脱硫,是由于KR可以有效降低钢中的硫含量及有害气体N含量,减少夹杂物,提高钢材冲击功等综合力学性能。
本发明之所以在开浇炉用Cr质引流砂引流是因为:Cr质引流砂能耐高温,能有效改善钢水的流动性、钢水不会结瘤,从而保证钢水质量。
之所以在连浇炉用Si质引流砂引流是因为:连浇炉钢包温度稳定,用Si质引流砂可以保证钢水的正常流动,同时Si质引流砂对环境无害。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使钢中的硫含量由原来的200 PPm降低到40 PPm及以下,在保证40Cr合金结构用热轧圆钢的钢质得到提高的前提下,使LF炉的精炼时间也由原来的0.67小时降到不超过0.53小时,能耗也能降低不低于15 %。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发明的进行组织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予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为40Cr合金结构用热轧圆钢,成品规格为φ25mm,要求S含量在0.004wt%;
其冶炼步骤:
1)经高炉冶炼后进行KR脱硫,将S控制在了0.0018wt%;
2)常规进行转炉冶炼;
3)在LF炉中进行精炼;
4)进行连铸,其中在开浇炉中采用Cr质引流砂引流,其使用量按照0.29kg/吨钢加入,开浇温度应为1562℃,(过热度为62℃);连浇炉采用Si质引流砂引流,其使用量按照0.29kg/吨钢加入;
5)常规热轧至要求。
经检测及统计,终点钢水中S 0.0019wt%,LF炉的精炼时间为0.53小时,相应能耗降低了15 %,且在浇铸过程中,钢流均匀、顺畅;所生产的热轧圆钢经探伤检测,其裂纹深度仅为0.03mm,冲击功能Aku2为110J,满足使用要求。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为40Cr合金结构用热轧圆钢,成品规格为φ28mm,要求S含量在0.0035wt%;
其冶炼步骤:
1)经高炉冶炼后进行KR脱硫,将S控制在了0.00175wt%;
2)常规进行转炉冶炼;
3)在LF炉中进行精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604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