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的陷波共面波导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359153.X | 申请日: | 2015-06-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9320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 发明(设计)人: | 李茁;许秉正;宁苹苹;刘亮亮;陈新蕾;顾长青;陈晨;徐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P3/18 | 分类号: | H01P3/18 |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艾中兰 |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共面波导 陷波 金属条带 等离激元 金属栅格 人工表面 传输线 带阻滤波器 周期性分布 传统微波 工作频带 介质基板 易加工 阻带 紧凑 匹配 引入 | ||
1.一种基于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的陷波共面波导,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共面波导及设置在共面波导介质基板另一表面的金属条带构成,所述金属条带由沿金属条带长度方向周期性分布的金属栅格阵列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的陷波共面波导,其特征在于位于中心处的金属栅格的高度小于其他金属栅格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的陷波共面波导,其特征在于共面波导中,位于中心导带两侧的接地带宽度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的陷波共面波导,其特征在于:金属条带长度小于介质基板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的陷波共面波导,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栅格阵列沿金属条带宽度方向及长度方向均对称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的陷波共面波导,其特征在于共面波导金属层的厚度与金属条带的厚度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基于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的陷波共面波导,其特征在于:共面波导的任意一端作为导波信号的输入端,另一端作为输出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5915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NFC天线结构
- 下一篇:一种吡咯表面处理的锂电极及其锂硫电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