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中药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58811.3 | 申请日: | 2015-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738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张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邦文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4 | 分类号: | A61K36/9064;A61P35/00;A61K35/62;A61K35/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17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慢性 萎缩 胃炎 病变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中药。
背景技术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类型,系指胃黏膜上皮遭受反复损害导致固有腺体的减少,伴或不伴纤维替代、肠腺化生和/或假幽门腺化生的一种慢性胃部疾病。目前国内外学者大多认为胃黏膜发生癌变遵循正常胃黏膜、其次慢性萎缩性胃炎、再次肠上皮化生、进而不典型增生(上皮内瘤变)最后胃癌这样一个过程。因此,通过药物治疗,阻断癌前期病变的进一步发展或逆转其病理改变相当关键。目前还尚未有专用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中药,该中药能减轻患者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缓解黏膜白相、颗粒增生等胃镜征象,提高患者癌前期病变病理的治愈率。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药制成:
蒲公英11-19份、紫花地丁11-19份、山慈菇4-8份、黄芩8-16份、黄柏8-16份、萆薢8-16份、地耳草11-19份、草豆蔻8-16份、砂仁8-16份、草果5-13份、苍术8-16份、白术8-16份、水蛭1-3份、虻虫1-3份、甘草4-8份。
优选的,上述的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药制成:
蒲公英13-17份、紫花地丁13-17份、山慈菇5-7份、黄芩10-14份、黄柏10-14份、萆薢10-14份、地耳草13-17份、草豆蔻10-14份、砂仁10-14份、草果7-11份、苍术10-14份、白术10-14份、水蛭1.5-2.5份、虻虫1.5-2.5份、甘草5-7份。
更优选的,上述的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药制成:
蒲公英15份、紫花地丁15份、山慈菇6份、黄芩12份、黄柏12份、萆薢12份、地耳草15份、草豆蔻12份、砂仁12份、草果9份、苍术12份、白术12份、水蛭2份、虻虫2份、甘草6份。
以上重量配比的比例是经过科学筛选得到的,对于特殊病人,如重症或轻症,肥胖或瘦小的病人,可以相应调整组成的量的配比,增加或减少不超过100%,药效基本不变。
上述药物的重量份,若以g为单位,通常是1剂的用量。
本发明中药的适应症:用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
本发明中药的禁忌事项:治疗服药期间禁食油腻、生冷、腥膻、有刺激性及不易消化的食物。
临床上慢性萎缩性胃炎 以胃脘部疼痛、饱胀、痞闷、嗳气、纳呆等为主要表现者,属中医“胃脘痛”、“痞满”、“胃痞”、“虚痞”、“嘈杂”等病症范畴。发明人在继承前人理论的基础上,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了“浊毒”学说,并将其应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并以“浊毒”立论防治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上皮内瘤变),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癌前期病变患者大部分为浊毒内蕴,胃络瘀阻证。不管浊邪由外入里,湿浊困脾,还是饮食不节,情志不舒,浊邪内生,脾失健运;还是火热蕴内,伏于血分为毒;或是浊邪内蕴,郁热为毒;都与脾失健运升清,胃失和降关系密切。脾为太阴湿土,喜燥恶湿,易为湿邪所困;胃为阳明燥土,喜湿恶燥,易为热邪所扰;浊为湿之渐,毒为火热之极,故而浊毒易侵犯脾胃中焦。脾不运化,水谷精微无法上归于肺,下输膀胱,清气不能输布周身,水液代谢失常,日久化生为水湿浊邪。脾气升清是脾胃运化的结果,脾不健运,则清阳不升,元气不能得到清气的充足,脏腑功能衰退;胃失和降,不但不能受纳和腐熟水谷,还无法使小肠进行泌别清浊和大肠传化糟粕,胃肠虚实无以更替,运化和降失常,浊毒内生。此外浊毒蕴结阻滞经络,气血津液运行输布受到阻碍,壅塞于脏腑经络,气机不能通畅;浊毒内蕴于体内,脾胃升降失常,气机无法升降出入。如此邪气不得散,气机郁滞,津血停滞,日久进一步加重浊毒。如此恶性循环反复,病情不断加重。可见脾胃在浊毒的产生、发展以及致病的各个环节关系密不可分。本病病位在胃,与肝脾密切相关,浊毒内蕴壅滞中焦是本病病机之关键,胃络瘀阻也是其关键病理环节。因此,浊毒内蕴、胃络瘀阻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病机。需采用化浊解毒、活血化瘀的办法来治疗。
具体到本发明的中药,其组方机理如下:
君药:蒲公英、紫花地丁、山慈菇功以解毒利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邦文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济南邦文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588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携带绝缘环的光通信器件
- 下一篇:一种微功率无线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