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聚焦透镜聚光原理模拟演示装置与实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58622.6 | 申请日: | 2015-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1619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7 |
发明(设计)人: | 张宗权;苗润才;任俊鹏;姚志;王文成;鲁佰佐;杨宗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9B23/22 | 分类号: | G09B23/22 |
代理公司: | 西安永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61201 | 代理人: | 申忠才 |
地址: | 71006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聚焦 透镜 聚光 原理 模拟 演示 装置 实验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实验教学演示仪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自聚焦透镜聚光原理模拟演示装置。
背景技术
光能量的聚集是光学及其相关技术应用领域的基本问题之一。聚光方式分为反射聚光法和透射折射聚光法。反射聚光的基本方法是利用凹面镜聚光,凹面镜又分为球面凹面镜和抛物面凹面镜,应用相当广泛。透射折射聚光方法中采用的主要元件为聚光透镜。聚光透镜是科学研究、应用光学、激光加工、光学通信、太阳能利用等领域的基本元件。法国物理学家菲涅尔在1822年发明的菲涅尔透镜以其特有的结构和特性获得了广泛应用,早已成为基本的光学元件。众所周知菲涅尔透镜在结构上只是传统凸透镜几何形状的变形,仍属于透射折射法,学生对其原理的理解没有难度。
上世纪60年代发明的自聚焦棒式透镜,由于其独特的光学特性以及可与半导体激光器1和光导纤维完美结合的特点,已在光纤通信、光纤传感、光学仪器、医疗仪器等光信息的传输与检测方面获得了广泛应用。自聚焦透镜的聚光原理,基于光在折射率梯度变化的材料中的曲线传输,但目前能制造出的自聚焦透镜的尺寸仍然很小,很难直观地看到光在自聚焦透镜中的径迹,增加了学生理解上的困难。因此研制一种自聚焦透镜聚光原理实验演示装置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演示效果直观的自聚焦透镜聚光原理模拟演示装置。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自聚焦透镜聚光原理模拟演示装置的实验方法。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底座上设置内装有水的透明水槽,透明水槽长度方向的右外侧面上喷涂有白色油漆层,透明水槽外的后部底座上设置有半导体制冷片支架,半导体制冷片支架上设置有浸入水中的半导体制冷片,半导体制冷片下表面到水槽底部的距离至少为70mm,半导体制冷片的前侧面为热面或冷面、且与水平面垂直,在底座上透明水槽外的左侧设置安装有半导体激光器的激光器支架,半导体激光器出射的发散角为15°~20°的发散激光束从半导体制冷片正下方通过,在白色油漆层上投射形成圆形光斑。
本发明的透明水槽和半导体制冷片的几何形状为长方体,半导体制冷片的热面与透明水槽的长度侧壁平行。
本发明的半导体激光器出射光的发散角为15°~20°的发散光束中心线与半导体制冷片厚度的中心平面在同一平面内。
本发明的半导体激光器出射光的发散角最佳为18°的发散光束中心线与半导体制冷片厚度的中心平面在同一平面内。
使用上述自聚焦透镜聚光原理模拟演示装置的实验方法由下述步骤组成:
1)调整半导体激光器的出射光方向和发散角为15°~20°,使半导体激光器出射的激光束通过半导体制冷片的正下方,投射在白色油漆层上,在白色油漆层上观察这时圆形光斑亮度的均匀性;
2)接通半导体制冷片电源,观察白色油漆层上圆形光斑中形成的垂直亮光带和垂直亮光带两侧亮度的变化情况。
本发明将通电的半导体制冷片垂直悬挂于水中,利用半导体制冷片冷面不断吸热产生的冷流薄层向水槽底部迁移过程中,冷流薄层与两侧处于常温状态的水之间热交换形成的梯度温度场,在冷流薄层两侧形成水的折射率对称递减变化的规律与自聚焦透镜折射率径向变化规律相似,建立了演示自聚焦透镜聚光原理所必需的折射率对称递减梯度变化的聚光区域。同时利用发散的激光束沿半导体制冷片长度方向,穿过冷流薄层两侧形成的水折射率对称递减变化区域时,冷流两侧的光线向冷流薄层偏折形成的聚光效应,实现了自聚焦透镜聚光原理的模拟直观演示。这种结构的自聚焦透镜聚光原理模拟演示装置,结构简单、在水中建立折射率对称递减梯度变化聚光区域的速度快、梯度温度场方向稳定,演示效果明显、直观,可作为光学演示和实验仪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半导体制冷片4未通电时圆形光斑的照片。
图3是半导体制冷片4通电后圆形光斑上形成垂直亮光带的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在图1中,本实施例的自聚焦透镜聚光原理模拟演示装置由半导体激光器1、透明水槽2、半导体制冷片支架3、半导体制冷片4、白色油漆层5、激光器支架6、底座7联接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师范大学,未经陕西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586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人工血管吻合训练器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热学、电磁学、光学综合实验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