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安装在双闸刀杆上的双面标示牌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357352.7 | 申请日: | 2015-06-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162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15 |
| 发明(设计)人: | 李士明;王明江;刘俊;陈明富;李平;黄拥军;葛春华;任腾军;程鹏;杨学波;汪海红;梁华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宣城供电公司;国网安徽宁国市供电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9F7/18 | 分类号: | G09F7/18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上嘉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25 | 代理人: | 郭华俊 |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安装 闸刀 双面 标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标示牌,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安装在双闸刀杆上的双面标示牌。
背景技术
在供电领域,需要在变电站内的闸刀等设备上安装标示牌,以起到警示和提示作用。
现有的标示牌由一块不锈钢矩形板构成,一般情况,标示牌的目视高度以略低于人双眼为最佳效果,如果要保证该高度,就需要将标示牌固定在闸刀杆上,而由于闸刀杆是转动部件,因此将现有的标示牌直接固定在闸刀杆上后,标示牌的方位无法固定,需要工作人员不断调整位置才能看到标示内容,而且由于闸刀杆一般是两根并排设置,因此标示牌还会干涉闸刀杆的转动。
现有标示牌由于无法安装在转动的闸刀杆上,因此只能装在闸刀杆下方的操作把手处,这样标识牌的高度大大低于人眼位置,不便于观察,而且给倒闸操作带来了安全隐患;另外,现有的标示牌一面用于安装固定,只能在另一面进行标示,标示范围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位置限定、不会干涉闸刀杆转动的安装在双闸刀杆上的双面标示牌。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安装在双闸刀杆上的双面标示牌,包括第一牌体和第二牌体;
所述第一牌体包括第一底板和设置在第一底板的一侧表面四周的垂直向外突出的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的相对两侧部分别设有两个用于卡入所述双闸刀杆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一牌体通过所述第一卡槽卡在所述双闸刀杆上,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双闸刀杆间隙配合;
所述第二牌体包括第二底板和设置在第二底板的一侧表面四周的垂直向外突出的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的内周形状、大小与所述第一侧板的外周形状、大小相应,所述第二侧板的相对两侧部分别设有两个用于卡入所述双闸刀杆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二牌体通过所述第二卡槽卡在所述双闸刀杆上,所述第二卡槽与所述双闸刀杆间隙配合,并且所述第二侧板套装在所述第一侧板外,所述第二底板和所述第一底板位置相对,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一侧板之间通过可拆卸紧固件连接;
所述双闸刀杆平行于重力线设置,所述双闸刀杆上分别设有限位凸缘,在重力的作用下,上侧的两个第一卡槽的槽口边缘压置在所述限位凸缘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均呈长方形,相应的,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均呈长方形环状,所述第一卡槽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的长边两侧部,所述第二卡槽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二侧板的长边两侧部。
进一步的,所述可拆卸紧固件为铆钉或螺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拆卸重复利用,而且标示内容双面可视、标示范围广、美观大方;本发明安装在双闸刀杆上,由于双闸刀杆之间的相互限制,本发明不会随着闸刀杆的转动而转动,另外由于限位凸缘的限制,本发明也不会向下滑落,因此本发明的位置能够得到有效限定,从而保证本发明的高度和方位一直处于便于观察的状态,另外本发明也不会干涉闸刀杆的转动,影响正常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第二牌体的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第一牌体的安装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第二牌体的安装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为:1第一牌体、11第一底板、12第一侧板、121过渡板、2第二牌体、21第二底板、22第二侧板、23第二卡槽、3双闸刀杆、31限位凸缘、4可拆卸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图2、图3、图4和图5。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安装在双闸刀杆上的双面标示牌,包括第一牌体1和第二牌体2;
所述第一牌体1包括第一底板11和设置在第一底板11的一侧表面四周的垂直向外突出的第一侧板12,所述第一侧板12的相对两侧部分别设有两个用于卡入所述双闸刀杆3的第一卡槽13,所述第一牌体1通过所述第一卡槽13卡在所述双闸刀杆3上,所述第一卡槽13与所述双闸刀杆3间隙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宣城供电公司;国网安徽宁国市供电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宣城供电公司;国网安徽宁国市供电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573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