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功能削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56288.0 | 申请日: | 2015-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755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胡海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海明 |
主分类号: | B43L23/04 | 分类号: | B43L2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608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削笔器 | ||
1.一种多功能削笔器,包括外壳体(1)、推进机构(5)、夹持装置(2)、切削装置(3)、上胶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机构(5)的两个推进杆(51)横置于外壳体(1)上部内设的滑槽(11)中,推进杆(51)套接弹簧(52),推进杆(51)的顶端装有大于槽孔(12)的螺帽(53),所述夹持装置(2)连接推进杆(51)并置于外壳体一侧,夹持装置(2)设有三个排列的贯通笔孔(27、28、29),笔孔内设有固定铅笔的卡爪(221),各个笔孔(27、28、29)与所述切削装置(3)的削尖机构(31)和钻削机构(32)及车削机构(33)中的功能笔孔(316、325、336)相互对应配合,所述削尖机构(31)的滚刀(312)安装于刀架(311)中的笔孔(316)一侧,滚刀(312)的转动轴线与刀架(311)的转动轴线之间形成一夹角a,所述钻削机构(32)的笔孔(325)中心设有钻头(322),钻头(322)与刀架(321)处于同一转动轴线上,所述车削机构(33)的滚刀(332)转动轴线与刀架(331)转动轴线相平行,滚刀(332)的刀刃至笔孔(336)中心线的距离与钻削机构(32)的钻头(322)的半径相同,削尖机构(31)和车削机构(33)中的两个行星轮(313、333)分别与齿圈Ⅰ(314)和齿圈Ⅱ(334)内啮合,削尖机构(31)和钻削机构(32)及车削机构(33)中的刀架转轴(315、323、335)分别连接与主动轮(8)啮合的第一从动轮(81)和第二从动轮(82)及第三从动轮(83),所述外壳体(1)下部设有上胶装置(4),上胶装置(4)的贮胶容器(41)侧向设有上胶腔室(42),贮胶容器与上胶腔室相连的侧壁(43)底部设有一相通的胶水流入口(44),在胶水流入口的侧壁(43)上方3至5毫米处还设有一个导气口(45),导气口(45)内由一导气管(46)连接通往贮胶容器上方的空气腔(411),贮胶容器(41)为气密封,上胶腔室(42)上部的插笔口(424)下内面设有弹簧(422)铰接的密封盖(4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削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2)设有叠相安装的转动盘(22)和底板(23),转动盘与底板之间连接环形弹簧(24),底板(23)上固接的定位柱(25)穿插在转动盘(22)的滑孔(222)内,夹持装置(2)排列设置的三个笔孔为削尖笔孔(27)和钻孔笔孔(28)以及削圆柱笔孔(29),三个笔孔均由夹持装置的外壳体(21)、转动盘(22)及底板(23)轴向贯通形成,各个笔孔(27、28、29)对应设有2个卡爪(221),卡爪(221)活接定位柱(25),2个卡爪(221)的一端设置于笔孔中,另一端的卡钩(2211)与转动盘上的卡槽(223)卡接,转动盘(22)的一侧连接驱动杆(2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削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削尖机构(31)的笔孔(316)为锥形状,钻削机构(32)和车削机构(33)的笔孔(325、336)均为圆柱形状,该三个笔孔(316、325、336)的下半部均为半开口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削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笔口(424)下内面设有密封圈(423),插笔口(424)内环周设有4个向中心伸延状的均等排列的突柱(42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削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装置(3)的下部设有集贮废屑的集料盒(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海明,未经胡海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5628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