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高度辊模成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55300.6 | 申请日: | 2015-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6548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管延智;阳振峰;李强;檀亚运;裴希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方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D5/14 | 分类号: | B21D5/14;B23P2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盛峰律师事务所11337 | 代理人: | 席小东 |
地址: | 100144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度 成形 装置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加工中的变高度辊模成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高度辊模成形装置、变高度辊模成形系统及成形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变截面辊弯成形技术已成为辊弯成形领域的一个热点研究课题,特别是变高度辊弯成形技术,在成形深窄类钣金零件方面有着诸多优点。其中,深窄类钣金零件是指:高度较大、宽度较小的钣金零件。
目前,国内外已成功研制出了数个变高度辊弯成形样机,然而,现有的变高度辊弯成形技术面临着诸多问题,例如,由于零件变截面区和等截面区的回弹角不同,使得零件成形精度的控制变得非常复杂,目前,缺少有效的技术途径加以解决。
此外,世界范围内已有的变高度辊弯成形样机,涉及多轴的空时协同控制,轴数规模庞大,控制复杂,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面临系统运行不稳定、可靠度低、成形精度有限以及维护复杂等诸多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变高度辊模成形装置、变高度辊模成形系统及成形方法,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变高度辊模成形装置,包括底模(4)、成形轧辊组(5)、成形轧辊组运动机构、底座(6)和上位机;
所述底模(4)固定于所述底座(6)上,所述底模(4)具有与被成形帽型零件底部形状相同的成形槽(4-1);并且,所述成形槽(4-1)的长度不小于2倍被成形帽型零件所需成形单元的长度;
此外,所述被成形帽型零件包括U型零件以及从所述U型零件的左右两竖边分别向外对称延伸的左压边和右压边;所述左压边和所述右压边具有相同的成形曲线;
则:所述成形槽(4-1)具有首尾相接的m个成形子槽,每个成形子槽的长度与被成形帽型零件所需成形单元的长度相同,每个成形子槽的槽外沿轨迹曲线与被成形帽型零件的成形曲线一致;其中,m值为所述成形槽(4-1)长度除以被成形帽型零件所需成形单元长度的整数值;
所述成形轧辊组(5)设置于所述底模(4)的正上方,设所述成形轧辊组(5)包括n道次的成形轧辊(5-1);其中,n为自然数;每个所述成形轧辊(5-1)均包括主成形轧辊(5-1-1)以及位于所述主成形轧辊(5-1-1)左右两侧、且高于所述主成形轧辊(5-1-1)的左辅助轧辊(5-1-2)和右辅助轧辊(5-1-3);所述成形轧辊(5-1)的成形角度指:所述左辅助轧辊(5-1-2)的外部径向曲面与所述主成形轧辊(5-1-1)轴向之间的夹角;同时,也为所述右辅助轧辊(5-1-3)的外部径向曲面与所述主成形轧辊(5-1-1)轴向之间的夹角;
所述成形轧辊组(5)的各道次成形轧辊(5-1)的成形角度从第一道次到最后道次逐次递增;
所述成形轧辊组运动机构包括x向运动机构和n个z向运动机构;上位机分别与所述x向运动机构和n个z向运动机构连接;其中,x向为被成形零件的进料方向;z向为在加工平面内与x向垂直的方向;所述x向运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成形轧辊组(5)整体在x向移动,即:在所述成形轧辊组(5)整体x向移动时,相邻成形轧辊(5-1)之间的道次间距为固定值,保持不变;每个z向运动机构唯一对应一个道次的成形轧辊(5-1),用于独立调节该道次成形轧辊(5-1)的z值,即:独立调节该道次成形轧辊(5-1)与所述底模(4)之间的垂向距离。
优选的,当n为5时,所述成形轧辊组(5)由5个道次的成形轧辊(5-1)组成,所述成形轧辊(5-1)的成形角度从第一道次到第5道次依次为20°、40°、60°、80°和90°。
优选的,所述成形轧辊组运动机构包括齿轮齿条副和丝杠副;所述齿轮齿条副作为所述x向运动机构,所述丝杠副作为所述z向运动机构。
优选的,还包括:开卷装置(1)、送料装置(2)、定截面辊弯成形装置(3)、切断装置、出料装置和码垛装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变高度辊模成形系统,包括:变高度辊模成形装置、开 卷装置(1)、送料装置(2)、定截面辊弯成形装置(3)、切断装置、出料装置和码垛装置;
在变高度辊模成形装置的前面,按板料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所述开卷装置(1)、所述送料装置(2)和所述定截面辊弯成形装置(3);
在变高度辊模成形装置的后面,按板料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所述切断装置、所述出料装置和所述码垛装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变高度辊模成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方工业大学,未经北方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553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