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气净化方法及空气净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55195.6 | 申请日: | 2015-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207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郑成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成勋 |
主分类号: | F24F1/00 | 分类号: | F24F1/00;F24F3/16;F24F11/89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赵赛 |
地址: | 1011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去污 水蒸气 悬浮颗粒物 空气净化 净化空气 空气净化器 加湿空气 水滴 去除 析出 加湿处理 加湿降温 冷却处理 模拟降雨 碰撞过程 悬浮颗粒 副产物 过饱和 结晶核 冷凝 增压 掉落 加湿 汇合 | ||
空气净化方法及空气净化器,空气净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加湿降温处理步骤:将待净化空气分为待加湿空气和待降温空气两部分;对待加湿空气进行加湿处理,以增加待净化空气的水蒸气含量;对待降温空气进行冷却处理,以降低空气温度;加湿后的空气和降温后的空气相汇合成待去污空气,待去污空气包含有冷凝而成的水蒸气;以及悬浮颗粒去除步骤:对待去污空气进行增压处理,以使得待去污空气中的水蒸气过饱和而析出,并以悬浮颗粒物作为结晶核,在悬浮颗粒物表面冷凝成水滴,进而在碰撞过程中使得水滴掉落。本发明模拟降雨的方式去除待净化空气里的悬浮颗粒物,去污效果佳,去污效率高,且不会产生危害环境或人身的副产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净化方法及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目前,空气净化器所采用的去污方法一般包括物理方式、化学方式和离子化方式。物理去污方法主要采用过滤方式去除空气中悬浮颗粒物;化学去污方法是利用中和、催化和分解等化学反应方式除去室内空气中有害气体;离子化去污方法是采用电量放电、等离子体和紫外线除臭杀灭细菌。
然而,对于PM2.5,采用物理过滤方式的话需要用非常细密的滤网,不仅滤网造价高而且耗能高。而化学型药剂不但是消耗品,且不可避免会造成其他的环境污染;而离子化能够去污的类型十分局限,其将带有正电荷和/或负电荷的离子发散到空气中,这些离子附着于空气中的颗粒物,从而使其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进而使得颗粒物会附着到附近如墙壁或家具的表面上,或彼此附着发生沉积现象进而从空气中脱离,然而,颗粒物实际上并未移除,只是附着于附近的表面上,使得墙壁和窗帘产生黑色而变脏。由于在有人居住的房间内,最大的附着表面是人类的肺部,所以肺部也可能成为带电颗粒物的附着表面,显然,这会引起严重的短期和长期健康问题。另外,由于颗粒物上的电荷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丧失,使得空气中的颗粒物会再次漂浮于空气中。再者,电离器无法过滤气体和气味,而且许多电离器本身也会产生有害的副产品——臭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旨在于提供一种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空气净化方法及空气净化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空气净化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加湿降温处理步骤:将待净化空气分为待加湿空气和待降温空气两部分;对待加湿空气进行加湿处理,以增加待加湿空气的水蒸气含量;对待降温空气进行冷却处理,以降低空气温度;加湿后的空气和降温后的空气相汇合成待去污空气,待去污空气包含有冷凝而成的水蒸气;以及
悬浮颗粒去除步骤:对待去污空气进行增压处理,以使得待去污空气中的水蒸气过饱和而析出,并以悬浮颗粒物作为结晶核,在悬浮颗粒物表面冷凝成水滴,进而在碰撞过程中使得水滴掉落。
优选地,悬浮颗粒去除步骤还同时增大悬浮颗粒物的振动频率。
优选地,悬浮颗粒去除步骤还通过气水分离器去除待去污空气所剩余的水滴。
优选地,在悬浮颗粒去除步骤之后,本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通过过滤装置滤除净化空气的残余悬浮颗粒物。
优选地,在悬浮颗粒去除步骤之后,本方法还采用挡水板去除净化空气的残余水汽。
优选地,本方法还包括氮氧化物和硫化物去除步骤:将待净化空气的氮氧化物物和硫化物分别处理为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然后加入水,使湿度升高;再引入环境温度的空气作为冷空气,使待净化空气的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与水发生反应。
一种空气净化器,其包括冷却室、加湿室、增压装置、污水池和净化空气排出室;
加湿室用于对待净化空气中的待加湿空气部分进行加湿处理;
冷却室用于对待净化空气中的待降温空气部分进行冷却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成勋,未经郑成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551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