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路红外光谱分析系统及其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55062.9 | 申请日: | 2015-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649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31 |
发明(设计)人: | 龚爱华;孙绪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华友明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3504 | 分类号: | G01N21/35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44288 | 代理人: | 赵赛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 光谱分析 系统 及其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13C呼气试验诊断疾病的分析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双路红外光谱分析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呼气试验是一种将标记化合物引入体内代谢后以呼气的方式进行体外检测的无创伤性测定方法。稳定同位素比值分析可在医学上用于诊断疾病,当受试者服用含同位素的药物后,通过测定呼气中同位素浓度或浓度比的变化可以确定生物体的代谢功能。自1987年Graham等人首次报道利用稳定同位素碳13(13CO2)标记尿素呼气试验(13C-UBT)成功应用检测胃部Hp感染以来,呼气试验目前已经被广泛用于胃Hp感染、肝脏储备功能、胰腺外分泌功能等各方面的临床检测和研究,该方法具有安全、简便以及高灵敏、高特异性等特点,其无创、快捷、安全、精确、无放射性、无污染的优越性已成为世界公认的胃幽门螺旋杆菌医学检验方法的黄金标准。
早期稳定性同位素碳13(13CO2)呼气检测设备是以气体同位素比值质谱仪作为检测平台,而这些设备多为进口且售价昂贵,因检测成本高昂和检测过程繁杂制约了13C-UBT的普及和发展。在相当一段时间里我国很多医疗机构特别是基层医疗单位仍采用放射性同位素碳14(14CO2)标记的尿素进行呼气试验。公知的,14CO2同位素是具有放射性且半衰期较长(T1/2=5730年)的非稳定二氧化碳同位素,接触或服用14CO2标记过的药品会在相当程度上对患者和使用者产生一定强度的核素辐射;服用14CO2标记药物受试者的排泄物对环境(地下水源)污染也很深远。另外,同一受检者也不宜短期多次使用,特别是该检查对孕妇和儿童有严格使用禁忌限制,在发达国家14CO2是按放射药品进行严格管理的,已经列为淘汰或禁用检测技术。毫无疑问,14C-UBT的方法是落后和有害的,其使用范围会越来越小。
在医学检验领域,快速即时检测(POCT)和低成本运营是新型医疗技术普及与发展的主要方向。目前,现有的对二氧化碳同位素13C做测试分析的红外光谱检测装置可以用于临床幽门螺旋杆菌的医学检验。但是这种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只配备一路二气室检测单元,在进行13C-UBT分析检测时,先要检测一组受试者未服用13CO2尿素试剂之前的呼出气(原气),然后再测试一组服用13CO2尿素试剂后的呼出气(样气),分别将两组呼出气用红外光谱检测系统进行分析,计算其服药前后呼出气体中的13CO2变化量来判断受试者是否被胃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这种方法采用前后顺序测试,检测时间较长(3min/test),且因时间跨度还会带来时差漂移,而这种漂移对于痕量标本检测影响是很不利的,且因其规律性不强很难做到通过数据后处理的方法来弥补而影响到测量的稳定性和精确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旨在于提供一种测试性能稳定,精确度高,并能同时对患者呼气样气样本和患者呼气原气样本进行快速即时检测的双路红外光谱分析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华友明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华友明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5506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