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悬置胶垫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54979.7 | 申请日: | 2015-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9049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周从源;张素静;孙翔鸿;陈正江;陈瑶;杜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5/12 | 分类号: | B60K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江怀勤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悬置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悬置胶垫总成。
背景技术
汽车悬置胶垫总成,用于汽车动力总成的悬置安装,使动力总成与汽车车架间起到良好的减振作用,提高驾乘舒适性。
悬置胶垫总成使用环境恶劣,持续的振动,以及受发动机热辐射影响,泥水、灰尘等覆盖,寿命缩短,通常的失效模式为橡胶老化,胶垫与上、下连接板间脱落、胶垫开裂等,需要定期进行检查更换。
如图1所示,现有的悬置胶垫总成,通常由上连接板101、下连接板102及胶垫103组成,其中胶垫材料通常为天然橡胶,由胶垫实现减振作用。
现有的悬置胶垫总成,由于单纯地采用天然橡胶作为减振材料,产品制成后,其受力特性曲线为固有值,且随橡胶老化,受力特性曲线通常与设计状态发生较大变化,驾乘舒适性变得较差。胶垫总成可靠性较差,使用寿命短。
现有的悬置胶垫总成,由于单纯地采用天然橡胶作为减振材料,刚度较小,安装后静态尺寸与设计尺寸偏差大;在低冲击载荷区,变形量较大,通过悬置胶垫总成安装的发动机等位移较大,容易周边的车架纵梁,驾驶室地板等部件发生动态干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对现悬置胶垫总成提出一种改进技术方案,通过本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的悬置胶垫总成可靠性差,使用寿命短的问题;并且能够解决现有的悬置胶垫总成刚度小、安装后静态尺寸与设计尺寸偏差大;以及受冲击载荷时,发动机与周边零部件动态干涉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汽车悬置胶垫总成,包括有上连接板、胶垫、下连接板、弹簧组件及预紧组件;
在所述上连接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在所述上连接板的中心处设置有第一预紧件安装孔;
所述胶垫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连接板和所述下连接板硫化为一体结构;在所述胶垫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在与所述上连接板连接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预紧件安装孔相对;
所述下连接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连接孔和第四连接孔;在所述下连接板的中心处设置有向所述上连接板方向凸起的凸台结构;在所述凸台结构的顶端设置有第二预紧件安装孔;所述第二预紧件安装孔与所述通孔相对;
所述胶垫的下端与所述凸台结构的顶端硫化为一体结构;
所述弹簧组件至少为两个,且设置于所述胶垫外周的所述上连接板与所述下连接板之间;
所述预紧组件包括有螺栓和螺母;所述螺栓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预紧件安装孔,所述通孔及所述第二预紧件安装孔后,通过所述螺母拧紧。
所述弹簧组件包括有安装套、弹簧及推杆;所述安装套为圆管形结构;所述安装套的一端固定于所述下连接板或所述上连接板上;所述弹簧设置于所述安装套内;所述推杆为至少两级阶梯轴结构,一端插入所述弹簧内,另一端固定于与所述安装套相对的所述上连接板或下连接板上。
所述推杆为三级阶梯轴结构。
所述推杆插入所述弹簧的一端设置有倒角。
所述弹簧组件为六个。
所述弹簧组件圆周均布于所述胶垫的四周,所述弹簧组件所在的圆的圆心位于所述胶垫的中线上。
所述胶垫为圆柱形结构;所述通孔的直径与所述第一预紧件安装孔的直径及所述第二预紧件安装孔的直径相同。
在所述上连接板的外表面的中心处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预紧件安装孔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大于或等于螺栓帽的厚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悬置胶垫总成,通过采用天然橡胶与弹簧组件结合使用,使悬置胶垫总成保留了天然橡胶非线性的变形特性,又集成了弹簧线性变形的优点,通过受力-变形特性曲线可以看出,改进后的悬置胶垫刚度更大,在受到冲击力时,变形较小,且可快速回位。
该悬置胶垫总成,增加了预紧组件结构,可以通过调整预紧螺栓,来调整悬置胶垫总成的刚度区间,在新产品试制过程中,可以通过振动试验,来获取最佳刚度值,较采用理论计算+验证的传统悬置设计形式,能够减小设计及验证成本,且快速有效。
该悬置胶垫总成,由于采用弹簧减振辅助,胶垫的使用寿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能够起到很好的减振效果,提高驾乘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悬置胶垫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专利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专利主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专利左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专利俯视图;
图6为图5的A-A剖视图;
图7为推杆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549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相互连接的垃圾桶
- 下一篇:一种医疗杀菌大容量垃圾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