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风扇马达驱动装置以及送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54531.5 | 申请日: | 2015-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2702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石川理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产伺服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P21/08 | 分类号: | H02P21/08;F04D2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黄纶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扇马达 驱动装置 马达 速度推测 电流矢量控制 乘法运算 驱动电流 送风装置 转子磁通 马达驱动风扇 电流传感器 反馈控制 计算控制 角度计算 流量系数 密度改变 驱动 | ||
本发明提供风扇马达驱动装置以及送风装置。风扇马达驱动装置通过马达驱动风扇,所述风扇马达驱动装置具有:位置速度推测部,所述位置速度推测部计算所述马达的旋转角度的推测值以及所述马达的转速的推测值;乘法运算部,所述乘法运算部将由所述位置速度推测部计算出的所述转速乘以流量系数来计算控制目标值;以及电流矢量控制部,所述电流矢量控制部根据所述控制目标值通过反馈控制来控制所述马达的驱动电流,所述风扇马达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至少根据通过电流传感器取得的驱动电流和从所述位置速度推测部得到的所述旋转角度计算所述马达的转子磁通密度,根据计算出的所述转子磁通密度改变用于驱动所述马达的控制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通风管的送风等的风扇马达驱动装置以及送风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送风装置被广泛使用于各领域,例如在顶棚埋入型换气装置中,经由通风管通过送风机对屋内的空气进行换气。在这样的换气装置中,通风管的污垢、设置于通风管内的过滤器的污垢等会引起送风装置的负荷变化。在国际公开第2007/040180号公报、国际公开第2009/110219号公报中公开了如下结构:根据马达的转速和驱动电流计算风量,从而控制马达的驱动,由此降低负荷的变化引起的流量(风量)变动。并且在日本公开公报特开2008-43083号公报中公开了如下结构:没有另外设置用于检测转子的旋转位置的传感器(所谓的无传感器),通过驱动电流检测转子的旋转位置,从而驱动马达。
并且关于这样的送风装置等的马达的控制,在日本公开公报专利3653670号公报等中公开了如下结构:通过所谓的矢量控制来控制马达。
可是在马达中存在如下缺点:转子磁通密度的偏差会引起所产生的转矩变化,该转子磁通密度在马达间存在偏差。其结果是,例如在送风装置中存在如下问题:风量因马达而变化,相对于设定风量的误差在马达间变化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考虑到以上问题点,以充分地降低转子磁通密度的偏差引起的所产生的转矩的变化为目的。
本发明者们想到通过如下方式完成本发明:在通过矢量控制驱动马达的风扇马达驱动装置中,基于转子磁通密度改变控制量。
(1)是一种风扇马达驱动装置,其通过马达驱动风扇,所述风扇马达驱动装置具有:
位置速度推测部,所述位置速度推测部计算所述马达的旋转角度的推测值以及所述马达的转速的推测值;
乘法运算部,所述乘法运算部将由所述位置速度推测部计算出的所述转速乘以流量系数来计算控制目标值;以及
电流矢量控制部,所述电流矢量控制部根据所述控制目标值通过反馈控制来控制所述马达的驱动电流,
所述风扇马达驱动装置至少根据通过电流传感器取得的驱动电流和从所述位置速度推测部得到的所述旋转角度,计算所述马达的转子磁通密度,根据计算出的所述转子磁通密度改变用于驱动所述马达的控制值。
根据(1),能够将转速乘以流量系数来设定控制目标值,由此通过基于流量恒定控制的矢量控制驱动马达,其结果是,与以往相比能够通过简单的处理以将流量维持为恒定的方式驱动马达。并且这时计算马达的转子磁通密度,根据计算出的该转子磁通密度改变用于驱动所述马达的控制值,由此通过与马达间的转子磁通密度的偏差对应的控制值驱动马达,从而能够充分地降低转子磁通密度的偏差引起的所产生的转矩的变化。
(2)是在(1)中,通过基于所述转子磁通密度对所述乘法运算部的相乘值进行运算处理,改变所述控制值。
根据(2),通过操作控制目标值,能够充分降低转子磁通密度的偏差引起的所产生的转矩的变化。
(3)是在(1)中,根据所述转子磁通密度改变用于所述反馈控制的反馈值,由此改变所述控制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产伺服有限公司,未经日本电产伺服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545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