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线电胶囊型医用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353779.X | 申请日: | 2015-06-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871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 发明(设计)人: | 白家莲;袁建;刘开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金山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1/05 | 分类号: | A61B1/05;A61B1/06;A61B1/273;A61B5/07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 地址: | 40112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电 胶囊 医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无线电胶囊型医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活体腔消化道的检测包括胃镜、十二指肠镜、小肠镜、结肠镜以及胶囊内窥镜,传统内窥镜因其较好的视野和控制性,是消化道疾病最重要的观察手段,但缺点是只能对消化道的特定部位进行检查,并且会给受检者带来一定痛苦而使人们对传统内窥镜检查存在一定的恐惧心理。而后来出现的胶囊内窥镜能够对整个消化道进行全面连续的检查,并且因其体积小、检查无痛苦,得到了较好的应用。
但是,胶囊内窥镜也有其显著的缺点:由于目前市场上用于全消化道检查的胶囊内窥镜,其拍摄都是沿着消化道的蠕动随机拍摄,对蠕动较快的区域容易造成漏检,比如食道,往往因为吞咽过程太快只能拍摄到很少的图像数据,而对蠕动较慢的区域则会拍摄出大量重复度高的图片,比如在回盲瓣附近,胶囊内镜常常在该区域停留较长时间,而拍摄出较多重复度高的图像,从而加重医生阅片负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线电胶囊型医用装置,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在消化道蠕动相对较快的区域容易造成漏检而在蠕动相对较慢的区域获得较多重复度高的图像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电胶囊型医用装置,包括:无线电内窥胶囊以及记录仪;
所述无线电内窥胶囊用于接收所述记录仪的控制指令,对活体腔进行拍照,并将拍照获得的图像发送给所述记录仪;
所述记录仪用于对接收到的相邻两帧图像进行相似度计算,根据采集频率随着相似度的增高而降低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无线电内窥胶囊的当前采集频率,下发对所述无线电内窥胶囊的采集频率进行调节的控制指令。
可选地,所述无线电内窥胶囊包括:光照单元、图像采集单元、第一收发单元以及第一控制单元;
所述光照单元用于为所述图像采集单元提供照明;
所述图像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所述活体腔的图像;
所述第一收发单元用于将采集到的图像发送至所述记录仪,并接收所述记录仪下发的控制指令;
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用于响应所述控制指令,对所述光照单元的光照频率以及所述图像采集单元的拍照频率进行控制。
可选地,所述记录仪包括:图像相似度计算单元、第二控制单元以及第二收发单元;
所述图像相似度计算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二收发单元接收到的相邻两帧图像进行阈值分割,通过对两帧二值化图像数据中的像素点进行分析,计算得到相似度结果,并将所述结果发送至所述第二控制单元;
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用于根据采集频率随着相似度的增高而降低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无线电内窥胶囊的当前采集频率,并通过所述第二收发单元向所述无线电内窥胶囊发送调节采集频率的控制指令。
可选地,所述记录仪还包括:
数据处理单元以及显示单元;
所述数据处理单元用于对接收到的图像数据进行格式转换,获得预设格式的图像;
显示单元,用于对所述预设格式的图像进行实时显示。
可选地,所述记录仪还包括:
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接收到的图像。
可选地,所述图像相似度计算单元包括:
读取模块,用于判断当前图像是否为第一帧图像,如果否,则读取与当前图像相邻的上一帧图像;
阈值分割模块,用于对当前图像与上一帧图像进行阈值分割,得到两帧图像的二值化图像数据;
统计模块,用于统计所述二值化图像数据中像素值为1的像素点个数以及相同位置像素值均为1的像素点个数;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S=Num/max(Mn,Mn-1)得到两帧图像的相似度结果,其中,Mn、Mn-1分别为所述当前图像以及所述上一帧图像的二值化图像数据中像素值为1的像素点个数,max(Mn,Mn-1)为两者的最大值,Num为两帧图像相同位置像素值均为1的像素点个数。
可选地,所述第二控制单元还包括:
建立模块,用于预先建立采集频率随着相似度的增高而降低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无线电内窥胶囊与所述记录仪之间通过无线的方式进行通信。
可选地,还包括:
图像工作站,用于接收所述记录仪存储单元存储的图像数据。
可选地,所述图像工作站与所述记录仪通过数据连接线进行通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金山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金山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5377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镀锡铜线生产一体设备
- 下一篇:镀锡铜线生产一体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