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土壤分析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53525.8 | 申请日: | 2015-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500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30 |
发明(设计)人: | 王旭;何功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 |
代理公司: | 四川君士达律师事务所 51216 | 代理人: | 芶忠义 |
地址: | 410000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土壤 分析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土壤分析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土壤分析系统。
背景技术
土壤分析是对土壤的组成分和(或)物理、化学性质进行的定性、定量测定。是进行土壤生成发育、肥力演变、土壤资源评价、土壤改良和合理施肥研究的基础工作,也是环境科学中进行环境质量评价的重要手段。主要是测定土壤的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和某些性质。早在19世纪中叶,德国化学家J.von李比希将经典的化学方法应用于土壤和植物分析,根据测得的结果,提出了植物矿质营养学说和归还学说,大大推进了土壤学的发展。在其后的100多年间,土壤分析的方法日益增多。至20世纪50年代末,许多自动化、半自动化分析仪器陆续应用于土壤分析。目前,各种化学的和物理的传感器以及电子计算机和遥测装置也已逐步应用,土壤分析正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目前市场上的土壤分析系统有许多,基本上满足了需求。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对系统的控制不稳定,导致系统的控制比较紊乱,容易发生错误;再者就是整个系统采集的数据比较多,单靠终端PC机的存储容量是远远不够的,经常需要清除旧的数据腾出空间来存储新的数据,十分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土壤分析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土壤分析系统,包括有机质含量检测模块、PH计、含盐量检测模块、土壤含水量检测模块、温度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块、数据传送模块、单片机、打印设备、终端PC机,所述有机质含量检测模块、PH计、含盐量检测模块、土壤含水量检测模块、温度传感器均与数据采集模块连接,所述数据传送模块与数据采集模块连接,所述数据传送模块与单片机连接,所述单片机包括控制模块和数据分析模块,所述单片机与终端PC机连接,所述打印设备与终端PC机电性连接,所述终端PC机上设置有存储模块。
优选的,所述终端PC机上设置有LED触控显示屏。
优选的,所述单片机的内部设置有看门狗保护电路。
优选的,所述PH计为数显式PH计。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多功能土壤分析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具有很高的稳定性;设置的单片机,可以对系统实现稳定的控制,使得系统可以长时稳定的运行,避免因紊乱造成系统发生错误;设置的存储模块,可以储存大量的数据,无需清除旧的数据,避免了旧数据清除带来的不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有机质含量检测模块、2PH计、3含盐量检测模块、4土壤含水量检测模块、5温度传感器、6数据采集模块、7数据传送模块、8单片机、9数据分析模块、10控制模块、11打印设备、12终端PC机、13存储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如图1所示的一种多功能土壤分析系统,包括有机质含量检测模块1、PH计2、含盐量检测模块3、土壤含水量检测模块4、温度传感器5、数据采集模块6、数据传送模块7、单片机8、打印设备11、终端PC机12,所述有机质含量检测模块1、PH计2、含盐量检测模块3、土壤含水量检测模块4、温度传感器5均与数据采集模块6连接,所述PH计2为数显式PH计,所述数据传送模块7与数据采集模块6连接,所述数据传送模块7与单片机8连接,所述单片机8包括控制模块10和数据分析模块9,所述单片机8的内部设置有看门狗保护电路,所述单片机8与终端PC机12连接,设置的单片机8,可以对系统实现稳定的控制,使得系统可以长时稳定的运行,避免因紊乱造成系统发生错误;所述终端PC机12上设置有LED触控显示屏,所述打印设备11与终端PC机12电性连接,所述终端PC机12上设置有存储模块13,设置的存储模块13,可以储存大量的数据,无需清除旧的数据,避免了旧数据清除带来的不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未经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535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循环放大体系构建一种灵敏检测的通用方法
- 下一篇:沼气测试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