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缆外护层快速故障定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53430.6 | 申请日: | 2015-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143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黄嘉盛;慕容啟华;梁汉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广州市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G01R31/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 | 代理人: | 王程 |
地址: | 51062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缆 外护层 快速 故障 定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缆外护层快速故障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电力系统的电缆绝缘外护层故障是指电力电缆绝缘外护套耐压试验不合格,主要产生的原因有:绝缘外护套破损,绝缘外护套断口处石墨层没有处理干净,原有故障点处理不完善等等。
现有电缆外护层故障定位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采用跨步电压法,该方法在电缆金属护套上施加脉动电流,在电缆绝缘外护套故障点位置测量会出现电压降,通过测量电压进行故障定位。该方法主要用于在泥土中敷设的电力电缆绝缘外护套故障定位,但对于在空气中敷设的电缆却难以进行定位。
采用放电听声法,该方法在电缆金属护套上施加脉冲电压,使故障点位置放电,人员通过沿线巡视电缆,细听放电声音,进行故障定位。该方法只能用于绝缘外护套破损的情况,对于绝缘外护套断口处石墨层没有处理干净,原有故障点处理不完善的缺陷由于没有放电声音,所以无法使用。
综上可知,现有的电缆外护层快速故障定位方法难以全面定位电缆外护层的故障。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的电缆外护层快速故障定位方法难以全面定位电缆外护层的故障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电缆外护层快速故障定位方法。
一种电缆外护层快速故障定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待测电缆的一端对待测电缆施加恒定电流;
在施加电流的过程中,获取待测电缆及与所述待测电缆同回路的其他相电缆的全线温度;
在待测电缆上获取温度高于同回路其他相电缆温度或者高于两侧温度的温度异常点,并在所述温度异常点中进一步获取温度最高的点,将所述温度最高的点定位为待测电缆外护层故障点。
上述电缆外护层快速故障定位方法,通过在待测电缆的一端对待测电缆施加恒定电流,使通电后的待测电缆及其外护层升温,再获取待测电缆及与所述待测电缆同回路的其他相电缆的全线温度,进一步在待测电缆上获取温度高于同回路其他相电缆温度或者高于两侧温度的温度异常点,并在所述温度异常点中进一步获取温度最高的点,将所述温度最高的点定位为待测电缆外护层故障点,由于该电缆外护层快速故障定位方法只需要在施加恒定电流后进行相关温度的测量和比较,无需其他复杂的巡查,可以实现相关故障的快速定位,进一步提高电力电缆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的电缆外护层快速故障定位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提供的电缆外护层快速故障定位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参考图1,图1所示为一个实施例的电缆外护层快速故障定位方法流程图,包括如下步骤:
S10,在待测电缆的一端对待测电缆施加恒定电流;
在利用本发明提供的电缆外护层快速故障定位方法进行待测电缆外护层的故障定位前,工作人员可以先对待测电缆外护层检查一遍,通过目测将待测电缆外护层的明显破损处进行定位,在找出待测电缆外护层的明显破损处之后再利用本发明提供的电缆外护层快速故障定位方法进行待测电缆外护层的故障定位。在待测电缆的一端对待测电缆施加恒定电流,会使待测电缆及其外护层升温,若待测电缆外护层存在故障,则待测电缆在该处的温度变化与其他各处的温度变化存在较大差异。
S20,在施加电流的过程中,获取待测电缆及与所述待测电缆同回路的其他相电缆的全线温度;
上述步骤S20中,待测电缆可以由多个支架架在空中,若每两个支架之间的待测电缆为一段,则一段待测电缆上可以根据其长度,设置多个测量点;通过在待测电缆上设置的测量点从待测电缆的一端开始全线测量待测电缆的温度。
可以通过红外热像仪等测量温度的工具依次获取待测电缆上各测量点的温度及与所述待测电缆同回路的其他相电缆的全线温度。
S30,在待测电缆上获取温度高于同回路其他相电缆温度或者高于两侧温度的温度异常点,并在所述温度异常点中进一步获取温度最高的点,将所述温度最高的点定位为待测电缆外护层故障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广州市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广州市电力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534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