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风电偏航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353168.5 | 申请日: | 2015-06-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760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14 |
| 发明(设计)人: | 石光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荣基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3D7/00 | 分类号: | F03D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2000 江苏省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偏航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风电偏航系统。
背景技术
面对全球日益加剧的能源危机和环境的恶化,各国都在大力的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当前,利用的比较多的清洁能源是太阳能和风能。太阳能由于成本高,转换效率比较低,相对来说,风能更具优势一些,因此,风能是目前装机容量最大的新能源系统;对于风能系统来说,无论是离网工作还是并网工作,风力发电机都是主要的部件。
在自然界中,风向不总是朝向某一个特定的方向的,而风力发电机在工作时,人们总是希望能够达到最大的工作效率,即让风机叶轮随时保持迎风工作状态,这就需要用一种方法、机构或手段使得风机叶片随时保持迎风的工作状态。
现有技术的方法是通过在电机和塔柱之间设置丝杆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带动机身旋转,机身根据风标的信号旋转,从而使叶轮在迎风状态下工作,这种方法比较复杂,成本相对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风电偏航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塔柱、机身、风机,机身通过轴承安装在塔柱上,机身上安装了风机,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金属杆、轻质弹簧、导线、电流表、定值电阻、电源、开关;所述的风机叶轮与轻质弹簧一端连接,轻质弹簧穿设在金属杆上,风机叶轮与金属杆的一端滑动连接,金属杆的另一端与固定法兰固定连接,导线一端与金属杆一端连接,导线另一端与风机叶轮连接,导线上串联设置有电流表、定值电阻、电源、开关;所述的金属杆为光滑金属杆;所述的轻质弹簧为绝缘材质制成。
本发明的原理为:定值电阻与金属杆串联,风力越大,金属杆接入电路的电阻越小,电路电流越大,金属杆的阻值随长度均匀变化,闭合开关时,导线一端与金属杆一端连接,导线另一端与风机叶轮连接,并可随风机叶轮在金属杆上滑动,风机叶轮总是正对风吹来的方向。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所述的风电偏航系统,能使风机叶轮始终处于迎风状态,使风电设备达到最大效率的工作状态,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原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塔柱;2、机身;3、风机叶轮;4、金属杆;5、轻质弹簧;6、导线;7、电流表;8、定值电阻;9、电源;10、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看如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包含塔柱1、机身2、风机,机身2通过轴承安装在塔柱1上,机身2上安装了风机,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金属杆4、轻质弹簧5、导线6、电流表7、定值电阻8、电源9、开关10;所述的风机叶轮3与轻质弹簧5一端连接,轻质弹簧5穿设在金属杆4上,风机叶轮3与金属杆4的一端滑动连接,金属杆4的另一端与固定法兰固定连接,导线6一端与金属杆4一端连接,导线另一端与风机叶轮3连接,导线6上串联设置有电流表7、定值电阻8、电源9、开关10;所述的金属杆4为光滑金属杆;所述的轻质弹簧5为绝缘材质制成。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原理为:定值电阻8与金属杆4串联,风力越大,金属杆4接入电路的电阻越小,电路电流越大,金属杆4的阻值随长度均匀变化,闭合开关10时,导线6一端与金属杆4一端连接,导线另一端与风机叶轮3连接,并可随风机叶轮3在金属杆4上滑动,风机叶轮3总是正对风吹来的方向。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具体实施方式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风电偏航系统,能使风机叶轮始终处于迎风状态,使风电设备达到最大效率的工作状态,本具体实施方式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荣基重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荣基重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531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