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阀协同电磁控制喷油器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49640.8 | 申请日: | 2015-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127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范立云;刘鹏;杨立平;姚崇;马修真;董晓露;彭怀丽;白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F02M51/06 | 分类号: | F02M51/06;F02M61/10;F02M61/16;F02M6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协同 电磁 控制 喷油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喷射装置,具体地说是柴油机喷油器。
背景技术
进入21世纪以来,柴油机面临着能源与环保两个制约因素的挑战,改善经济性和控制其排放成为当今柴油机行业所面临的重要问题。而柴油机经济性、排放均与燃烧过程密切相关,最可行的技术途径是通过对柴油机燃油系统实施改造,改进柴油机性能。采用电控燃油喷射技术实施对喷油量、喷油正时和喷油规律的控制,以实现对燃烧过程的良好组织,使柴油机在各种工况下经济性、动力性、排放等性能获得优化。共轨燃油喷射技术是当前最为先进的电控燃油喷射技术,电控喷油器是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的关键部件,通过对喷油器电磁阀的控制以实现精确的喷油量、喷油正时以及灵活的喷油规律,然而目前电控喷油器仍存在以下缺点:在柴油机全工况下难以兼顾稳定的大喷油量和最小喷油量,同时为实现多次的喷油规律,对喷油器电磁阀响应要求苛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柴油机全工况兼顾稳定的大喷油量及最小喷油量、喷油规律灵活、高响应、高精度的双阀协同电磁控制喷油器。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双阀协同电磁控制喷油器,其特征是:包括喷油器体、主油量电磁铁组件、小油量电磁铁组件、控制活塞体、针阀顶杆、喷嘴,喷油器体和喷嘴自上而下固定在一起,控制活塞体、针阀顶杆自上而下设置在喷油器体里,针阀顶杆的上端部安装在控制活塞体里,喷嘴里安装针阀,针阀顶杆的下端面与针阀的上端面相接触,喷油器体里设置针阀复位弹簧座,针阀顶杆的下端部上套装有针阀复位弹簧,针阀复位弹簧的一端顶在针阀复位弹簧座上,另一端顶在针阀上,喷油器体里还安装主油量电磁铁组件和小油量电磁铁组件,主油量电磁铁组件位于控制活塞体的上方,小油量电磁铁组件位于控制活塞体的侧方,针阀顶杆的上端部与控制活塞体之间设置活塞室,控制活塞体里设置分叉油道,喷油器体里设置主油道、喷油器体进油道,喷嘴里设置盛油槽、盛油槽进油道和压力室,分叉油道包括互相连通的第一油道、第二油道和第三油道,第三油道连通活塞室,活塞室通过活塞室进油孔连通喷油器体进油道,喷油器体进油道与主油道相通,盛油槽通过盛油槽进油道连通主油道,压力室位于针阀与喷嘴之间并与盛油槽相通。
本发明还可以包括:
1、所述的主油量电磁铁组件包括主壳体、主铁芯、主阀杆、主衔铁、主衔铁复位弹簧、主衔铁复位弹簧座、主隔板、主钢球,主壳体和主隔板自上而下安装在喷油器体里,主隔板位于控制活塞体的上方,主衔铁复位弹簧座、主铁芯、主衔铁自上而下依次安装在主壳体里,主阀杆的上端部安装在主衔铁里,主铁芯中部安装主衔铁复位弹簧,主衔铁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顶在主衔铁复位弹簧座和主衔铁上,主阀杆的下端部穿过主隔板并将主钢球顶在第一油道的端口处,主隔板上设置通透的主连通孔。
2、所述的小油量电磁铁组件包括小壳体、小铁芯、小阀杆、小衔铁、小衔铁复位弹簧、小衔铁复位弹簧座、小隔板、小钢球,小壳体和小隔板自外向内安装在喷油器体里,小隔板位于下壳体和控制活塞体之间,小衔铁复位弹簧座、小铁芯、小衔铁自外向内依次安装在小壳体里,小阀杆的外端部安装在小衔铁里,小铁芯中部安装小衔铁复位弹簧,小衔铁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顶在小衔铁复位弹簧座和小衔铁上,小阀杆的内端部穿过小隔板并将小钢球顶在第二油道的端口处,小隔板上设置通透的小连通孔。
3、主阀杆和小阀杆上均安装止位环,且两个止位环的位置使得小阀杆的运动升程小于大阀杆的运动升程。
4、活塞室对针阀顶杆向下的压力作用面积大于盛油槽对针阀向上的压力作用面积。
本发明的优势在于:本发明的双阀协同电磁控制喷油器,采用了主油量电磁铁组件及小油量电磁铁组件的双电磁铁组件结构,能分别对两个先导球阀进行独立、协同控制,在柴油机全工况下能兼顾稳定的大喷油量和最小喷油量,实现更为灵活的喷油规律;同时实施多次喷射喷油规律,相对传统喷油器,降低了对电磁阀响应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主油量电磁铁组件2的放大视图;
图3为图1的I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举例对本发明做更详细地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496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GMM的电控单体泵及其燃油供给系统
- 下一篇:气管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