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机废水臭氧催化氧化处理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48450.4 | 申请日: | 2015-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917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22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辉;元妙新;马力;周学峰;方灿华;江柳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节能大地(杭州)环境修复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B01D53/86;B01D53/66;B01J21/16;B01J21/06;B01J29/00;C02F1/78 |
代理公司: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30 | 代理人: | 郭薇 |
地址: | 31002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 废水 臭氧 催化 氧化 处理 工艺 | ||
1.一种有机废水臭氧催化氧化处理工艺,其主要步骤包括:
一、将预处理后的有机废水通过自吸泵提升进入自清洗过滤器,在自清洗过滤器中,去除废水中大部分的较大悬浮物,自清洗过滤器后的产水进入保安过滤器,进一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
二、步骤一中保安过滤器的产水进入冷却系统中,与冷却系统的循环冷却水进行热交换,将污水的水温降低到25℃左右,同时冷却水经冷却系统的冷水机降温到25℃以下循环利用;
三、经过热交换升温后的废水进入高位水箱,高位水箱的有效水容量控制在3.5立方左右;
四、高位水箱的出水与臭氧混合通过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进入催化氧化塔中,催化氧化塔中填充催化填料,经催化氧化后去除水中的有毒有害有机物,其去除有机物的比例为O3:△COD≥1:2.0;;
五、经催化氧化塔出口排出的尾气充入尾气吸收塔,尾气吸收塔加热分解臭氧尾气,再经过催化剂层彻底分解尾气中的臭氧,处理后的尾气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直排或者进入大系统的尾气处理系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填料为复合非均相催化剂,所述催化剂包括载体,活性组分,致孔剂,粘结剂、润滑剂和酸,其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载体50-80%,活性组分10-15%,致孔剂3-8%,粘结剂3-7%,润滑剂1-4%和酸1-2%,所述载体选择分子筛、中孔陶瓷或硅藻土,所述活性组分为复合纳米金属氧化物或金属溶液,其中的金属为纳米钛和锆的组合物,钛和锆的摩尔比为10:1-3,所述致孔剂为木炭、生物淀粉或聚乙二醇,所述粘结剂是氢氧化铝凝胶,所述润滑剂为甘油,所述酸为硝酸。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填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二氧化钛和氧化锆颗粒研磨粉碎,制备活性金属复合纳米氧化物颗粒;也可以采用钛和锆的离子溶液混合配制复合金属组合物溶液,其中上述氧化物颗粒或金属组合物溶液中钛和锆的摩尔比为10:1-3;
(2)将载体粉碎成粒径10-100nm的颗粒,将载体颗粒与步骤1的氧化物颗粒混合后浸渍与乙醇中,充分搅拌浸渍2-5h,取出后在100-150℃下烘干;或者将载体颗粒直接浸渍于步骤1中的金属组合物溶液中,充分搅拌2-5h,静置48小时后滤去溶液;
(3)将步骤2中烘干或过滤后得到颗粒与致孔剂、粘结剂、润滑剂和酸混合,混合后产物先在80~150℃下烘干2h,后在400~600℃焙烧2~4小时,粉碎后制得催化填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节能大地(杭州)环境修复有限公司,未经中节能大地(杭州)环境修复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4845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乳胶丝生产工艺中挤出排管的恒压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铝箔腐蚀电解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