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胆道蛔虫症的中药组合物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348141.7 | 申请日: | 2015-06-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407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30 |
| 发明(设计)人: | 段艳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聊城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8 | 分类号: | A61K36/8998;A61K9/16;A61P33/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2059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胆道 蛔虫 中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中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胆道蛔虫症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胆道蛔虫症是肠道蛔虫病中最严重的一种并发症,多见于6-8岁学龄儿童、农民和晚期孕妇。它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肠道蛔虫运动活跃,并钻入胆道而出现的急性上腹痛或胆道感染。发作时病人疼痛难以忍受,大哭大叫,十分痛苦。若治疗措施跟不上,晚期病人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脱水和酸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蛔虫成虫寄生于小肠中下段,当人体全身及消化道功能紊乱,如高热、腹泻、饥饿、胃酸度降低、饮食不节、驱虫不当、手术刺激等,均可激惹虫体异常活动,上窜胆道;加之蛔虫有喜碱厌酸、有钻孔习性,在胆管炎、结石及括约肌松弛等更易引起成虫钻胆。窜入胆道者80%在胆管内,可为1-100余条。蛔虫进入胆道后,其机械刺激,引起括约肌强烈痉挛收缩,出现胆绞痛,尤其部分钻入者,刺激症状更频发,在其完全进入胆道或自行退出,症状可缓解或消失。进入胆道的蛔虫大多数死在胆道内,其尸体碎片、角皮、虫卵将成为以后结石的核心。蛔虫钻入胆道所引起的胆管阻塞是不完全的,故甚少发生黄疸,主要是蛔虫带入的细菌导致胆管炎症,且可引起急性重症胆管炎、肝脓肿、膈下脓肿、胆汁性腹膜炎、急性胰腺炎、胆道出血、中毒性休克等,以至死亡。
目前,治疗胆道蛔虫症的药物很多,公开号CN 103285290 A(申请号201310162137.2)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治疗胆道蛔虫症的中药组合物,由下列组分组成,各组分的重量份为:茵陈20-25、木香9-11、枳壳9-11、生大黄3-5、南瓜子4-6、甘蔗叶8-10、乌梅7-9、姜半夏3-4、花椒2-5、雷丸2-4、全蝎6-8、三七参9-11、白芥子4-6、岗梅根2-4、柴胡8-10、海藻5-8、三棱4-6、竹茹1-3和苦楝皮5-7。公开号CN 104523949 A(申请号201510034900.2)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胆道蛔虫症的药物,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制备而成:乌梅9份、黄柏8份、川椒6份、川楝子6份。公开号CN 103638501 A(申请号201310671774.2)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治疗胆道蛔虫症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它是由下列重量范围内的原料药制成:槟榔15-25克、厚朴10-20克、使君子15-25克、花 椒5-15克、大腹皮10-20克、鸡内金10-20克、党参15-25克、金钱草5-15克、大枣15-25克、干姜15-25克、大黄10-20克、蒲公英15-25克、藿香5-15克、贯众5-15克、牡蛎15-25克、细辛15-25克、番泻叶10-20克、苦楝皮 3-9克、半夏5-15克、乌梅5-15克、白矾15-25克、榧子25-35克。
目前,治疗胆道蛔虫病主要采用手术治疗、驱虫治疗、ERCP 取虫等法治疗。手术治疗易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驱虫治疗容易使虫体残骸遗留在胆内而形成胆结石;ERCP 取虫只能取出部分蛔虫。所以西药治疗胆道蛔虫症效果不佳,存在治疗效果较差、治疗时间长、副作用大等不足。中医方面虽然已经出现一些药物,但疗效并不明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治疗胆道蛔虫症的中药组合物,具有清胆利胆、杀蛔通腑、理气止痛、安蛔驱虫的功效,治疗胆道蛔虫症疗效显著。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就是提供上述治疗胆道蛔虫症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治疗胆道蛔虫症的中药组合物,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白梅花15-23份;海人草9-16份;麦芽12-18份;红石耳7-15份;灵香草10-16份;山槟榔8-14份;百眼藤9-15份;水松7-12份;川楝子9-14份;苏铁蕨10-15份;铁钉菜11-16份;南瓜子9-17份;自消容7-16份;地瓜藤11-15份。
治疗胆道蛔虫症的中药组合物,优选的方案为,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白梅花18-20份;海人草12-14份;麦芽14-16份;红石耳10-12份;灵香草12-14份;山槟榔10-12份;百眼藤11-13份;水松9-11份;川楝子11-13份;苏铁蕨12-14份;铁钉菜13-15份;南瓜子12-14份;自消容11-13份;地瓜藤12-14份。
治疗胆道蛔虫症的中药组合物,更加优选的方案为,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白梅花19份;海人草13份;麦芽15份;红石耳11份;灵香草13份;山槟榔11份;百眼藤12份;水松10份;川楝子12份;苏铁蕨13份;铁钉菜14份;南瓜子13份;自消容12份;地瓜藤13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聊城大学,未经聊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481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