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假眼小绿叶蝉成虫引诱剂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48110.1 | 申请日: | 2015-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103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陈宗懋;徐秀秀;边磊;蔡晓明;罗宗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N37/02 | 分类号: | A01N37/02;A01P19/00;A01N31/02;A01N2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000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假眼小 绿叶 成虫 引诱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引诱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假眼小绿叶蝉成虫引诱剂。
背景技术
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vitis (Göthe)是我国茶区中发生严重的重要茶树害虫之一,主要以成虫、若虫刺吸茶树嫩梢的汁液,雌虫还会在嫩梢上产卵,导致茶树芽叶黄化卷曲,严重时还会焦枯、脱落,严重影响茶叶的产量和品质。目前对该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治主要依靠化学农药。但由于该虫繁殖力强,世代重叠现象严重,因此频繁的化学防治不仅导致害虫抗药性迅速上升,而且茶叶的农药残留问题日益严重,影响了茶叶的出口贸易。因此,利用无公害防治技术对茶园中的假眼小绿叶蝉进行绿色防控,从而减少化学农药的用量,有力的保障了我国茶叶的质量安全。申请人所在课题组利用黄色粘虫板进行假眼小绿叶蝉成虫的防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叶蝉的视觉距离有限,田间黄色粘虫板的使用量很大,加上受其他因素的影响,黄色粘虫板随着悬挂期的延长效果明显受到影响,因此需要定期更换,费时费力,且增加了成本。因此生产上急需一种成本低且防效期较长的无公害防治技术。
利用植物源挥发物对害虫进行防治是害虫治理的一个研究方向。近些年来,随着假眼小绿叶蝉的发生日益普遍和广泛,利用植物源挥发物进行防治的研究逐渐增多,但效果均不理想。因此,除了考虑寄主植物挥发物外,非寄主植物中也可能存在对害虫有吸引作用的物质。
申请人在研究中发现,来源于迷迭香的(R)-(+)-柠檬烯对假眼小绿叶蝉具有一定的吸引作用。申请人在室内利用Y形嗅觉仪和风洞对不同浓度的常见茶树挥发物和 Limonene进行测定,共筛选了包含(R)-(+)-柠檬烯在内的4种对假眼小绿叶蝉具有吸引作用的化合物并得到有效浓度。通过对不同比例的4种化合物进行生物测定,最终筛选得到了引诱剂的配方。杭州、绍兴两地的田间诱集试验表明,该引诱剂在茶园对假眼小绿叶蝉具有较强的引诱作用。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以其为茶园假眼小绿叶蝉的监测和防治提供有效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显著引诱假眼小绿叶蝉成虫的引诱剂的技术方案。该引诱剂以人工合成的植物源挥发物为主要原料,可以显著的诱集假眼小绿叶蝉雌、雄成虫,对茶园内的假眼小绿叶蝉引诱效果明显,且无毒无残留。
所述的一种假眼小绿叶蝉成虫引诱剂,其特征在于由下述体积份的组分构成:
顺-3-己烯醇0.2-100份
顺-3-己烯醇醋酸酯1-220份
反-β-罗勒烯0.5-50份
(R)-(+)-柠檬烯0.3-50份。
所述的一种假眼小绿叶蝉成虫引诱剂,其特征在于由下述体积份的组分构成:
顺-3-己烯醇1-50份
顺-3-己烯醇醋酸酯3-100份
反-β-罗勒烯0.75-40份
(R)-(+)-柠檬烯0.45-30份。
所述的一种假眼小绿叶蝉成虫引诱剂,其特征在于由下述体积份的组分构成:
顺-3-己烯醇5-25份
顺-3-己烯醇醋酸酯20-50份
反-β-罗勒烯5-30份
(R)-(+)-柠檬烯10-20份。
所述的一种假眼小绿叶蝉成虫引诱剂,其特征在于由下述体积份的组分构成:
顺-3-己烯醇10-20份
顺-3-己烯醇醋酸酯30-40份
反-β-罗勒烯15-25份
(R)-(+)-柠檬烯12-15份。
本发明的假眼小绿叶蝉成虫引诱剂能够有效诱集假眼小绿叶蝉,从而达到集中防治的目的。由于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适合对茶园种植者进行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假眼小绿叶蝉成虫引诱剂诱芯的配制
1)假眼小绿叶蝉引诱剂配制(体积份)
取顺-3-己烯醇25份、顺-3-己烯醇醋酸酯50份、反-β-罗勒烯30份、(R)-(+)-柠檬烯17份,然后进行混合均匀,即制得假眼小绿叶蝉成虫引诱剂,备用。
2)缓释材料准备
缓释材料为袖式硅胶缓释载体。该载体高为20 mm,内径为0.5mm。将袖式硅胶缓释载体在乙醇中浸泡5-10 天,乙醇每天更换1次,然后用蒸馏水冲洗,至无乙醇味为止,最后在自然条件下晾干,并装袋密封备用。
3)引诱剂诱芯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481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月季种植田块杂草防除的方法
- 下一篇:含挥发性药剂的结构体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